一个毁腰毁髋的睡姿,骨科医生从不这样睡
有多少人入睡姿势是这样“登山式”的,不仅侧趴,还要高抬腿。看起来腿、腰背、胸椎都在“伸展”,很舒服很放松。
其实,这种睡姿暗藏多种健康风险。
专家解释“登山式”睡姿是怎样伤身的,并教你选一个合适的姿势。
登山式睡姿毁腰毁髋
登山式睡姿会让腰和骨盆处在相对扭拧的状态,当人醒来以后就会感觉到腰酸背疼,时间久了,腰椎、髋部都会受损。
登山式睡姿让腰椎旋转扭曲,引发腰部、臀部、胸椎疼痛,长此以往,会导致臀部肌肉劳损、骨盆倾斜、腰椎侧弯、胸椎侧弯。
推荐两个健康的睡姿:
**侧卧:**两条腿都弯曲起来,膝盖中间夹一个枕头,保持骨盆不发生旋转;在腰和床的空隙位置,垫一个小枕头或小毛巾卷,给腰部一个更好的缓冲作用。
**仰卧:**平躺时如果觉得腰部下面比较空,可以在膝盖下面垫一个枕头,让腰和床面能更好的贴合,能有助缓解腰椎间盘的压力。
这些舒服睡姿暗藏骨病
一些让你倍感舒适的睡姿,可能暗示“骨头出问题”了。
1、投降睡姿
睡觉时喜欢把双手举过头顶,可能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征兆。
这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类颈椎病,多由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压迫神经根引发,可使肩背、上肢出现放射性疼痛、麻木。
部分患者选用“投降式睡姿”后,正好使颈椎得到牵拉,减轻了神经根压力,症状便可得到缓解。
危害
影响上肢血液循环,可引发末梢神经炎等病;其次,肩关节周围肌肉的负荷较大,还会压迫“肩峰下间隙”,极易诱发肩周炎、肩峰撞击综合征;
膈肌、胸廓等无法自然收缩,肺的呼吸也会受影响,可引发胸闷,让人感觉睡觉不解乏。
同理,如果时常觉得胸闷气短,需举起双手、“掀起”肋骨、打开胸腔才能缓解,需警惕心肺问题。
2、总趴着睡
有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喜欢趴着,这样确实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腰椎回位,达到放松腰部肌肉、减轻痉挛疼痛的目的,但这只是急性期达到缓解的一个临时办法。
危害
如果总是趴着睡,为保证呼吸顺畅,头颈常偏向一侧,腰椎、脊椎就会长时间处于反弓、扭曲状态,反而使髓核进一步突出,加重不适。
3、爱睡高枕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能还喜欢睡高枕,因为枕头过低或没枕头时,颈部处于过伸(后仰)位,可造成椎间孔的孔径缩小,反而易加重症状,于是他们常会通过把头垫高的方式,获得一个相对较舒适的体位。
危害
除了增大颈部与胸部角度,使气管通气受阻外,久而久之,颈部肌肉会发生劳损、挛缩,使颈椎位置发生微小变化,加重或引发各类颈椎病。
4、不睡枕头
因找不到合适的枕头,或总感觉不舒服,不少颈椎病患者干脆不枕枕头。
1. 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直接压迫脊髓或供应脊髓的血管引发的脊髓型颈椎病,枕头太高时,患者颈部过于屈曲,椎管内脊髓被过度牵拉,症状易加重;
2.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退变造成椎动脉受压、供血不足,侧卧时枕头高了会挤压椎动脉,进一步阻碍供血,因此睡低枕或不睡枕头会觉得更舒适。
危害
颈椎本身的生理曲度就像一座桥,如果不睡枕头,桥底得不到支撑,拱桥会慢慢变塌(曲度变直),神经、血管逐渐受压,隐患更大。
不同人群的“专属睡姿”
不同睡姿各有优缺点,最好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对号入座”,选择最合适自己的。
仰卧:适合背痛、颈痛人群
**优点:**减轻背部和颈部疼痛;可支撑脊柱,有助肌肉放松和恢复。
**缺点:**增加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气道塌陷的风险,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
仰卧时,舌根后坠、软腭塌陷,易造成气道狭窄,阻碍呼吸。因此,身体偏胖者、孕晚期女性、打鼾的成人和儿童应避免仰卧睡姿。
侧睡:孕妇、老年人首选,但不要侧趴
**优点:**保持呼吸通畅,减少打鼾风险;降低胃食管反流的风险;减轻脊柱和内脏承受的压力。
有研究发现“向右侧睡+较低翻身率”可拥有更高睡眠质量。美国睡眠基金会表示,向左侧睡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更友好,可减少胃肠压力,这也是怀孕期间的最佳睡姿。
**缺点:**肩部承受的压力增加,不适合肩关节有伤病的人。
俯卧:最不推荐,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优点:**可打开气道,有助于减少打鼾。
**缺点:**与仰卧、侧卧相比,俯卧对背部和颈部的支撑最少,可增加腰椎弧度,导致脊椎小关节受压。俯卧位睡姿会阻碍胸廓起伏,增加腹部压力,加重胃食管反流。
此外,俯卧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避免。
对大多数人来说,入睡后无法掌控睡眠姿势,而且由于承受压力的部分肌肉需要休息,人在睡眠中一定会翻身调整姿势,所以在入睡前选择合适、舒适的睡姿即可,不必太过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