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都大?那人和狗有多大差距?

习惯了看潘凤传的读者们,昨天看了个华雄传,纷纷留言说:好崩溃。

总是代入我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周围的人无论多强都是背景墙,忽然换个视角,看我当年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故事,好不习惯啊。

有人说,果然,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都大。

华雄都这样,那关羽得啥样,关羽都这样,那吕布得啥样

呵呵。

你们说的对,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都大。

但你有没有换个角度想想,人和狗的差距,真有那么大么?

其实也没多大的。

几百万年前,人只是一群猩猩,上亿年前,人只是一群像鳄鱼一样的爬行动物 ,几亿年前,人只是一条鱼。

你告诉我,人跟狗的差别能有多大呢?

这无非是时间的力量。

很多事儿怎么讲呢,它几乎就像牛顿三大定律一样,一直在那里,不离不弃,不增不减。

无非你自己想不想知道,想不想做到。

90年代,我十几岁的时候,坐在当年的那种绿皮火车上,跟大人聊天,有个走南闯北的商人,和我聊得挺起劲。

他问我长大后想干嘛,我说我想当老板。他问我具体规划是什么。

我说,我要全面掌握技术,然后全面掌握销售,然后创业当老板。

他就笑了。

他说他见过很多商人,有的懂市场,有的懂技术,有的什么都不懂,唯独没见过全面掌握技术,全面掌握市场的

他什么意思?

跟昨天一个意思,跟昔日我高中时那个年级第一,一个意思。

一件事,如果具备了确定性,就轮不到你了,理解吧?

俗称一定能做成的事儿,凭什么给你做呢。

你看,我是受到很多人的启发,一点点开悟的。

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比你强,或者说,那不叫比你强,那叫比你先知,先达。

达者为师嘛,他先闯关,他先抵达。

就这么一点点事情,直到很多年以后,直到我三十多岁的时候,依然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你比如我多次举过那个例子,某个前同事,他最初做芯片验证的,后来转软件驱动。

他说他要做驱动,做中间件,做应用,做项目,把软件从下往上彻底打通,然后干嘛呢?

去做软件部的总监。

过来人会觉得特别可笑,但很多人真像他这么想。

他觉得他把软件从底往上全打通,再把硬件从底往上全打通,他就成CTO了。

这跟我十几岁时的想法有什么区别?

没有。

只是大部分人没有那么运气好,你碰不到人来给你纠正,他们会看着你掉进坑里。

看着你朝着错误的方向努力到最后,被输送到社会上当人才。

我这人只是命好,运气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大家愿意指出我的问题,不让我走弯路罢了。

最初都一样的,大傻瓜一个。

就我今天讲出来,这么点事儿,从90年代我自己不清楚,到如今都2025年了,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不清楚的。

你看,这就是我说的,一件事就摆在那里,几十年过去,几百年过去,一代代人,重复踩坑。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说,盈亏比。

这个概念非常简单了吧,你信不信,就这么简单点事儿,能拦住绝大多数人一辈子。

任何一个年代,至少过半的投资人,他是无视盈亏比的。

就是曹操评价袁绍的那句话: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什么叫见小利而忘命?

他愿意冒着100美金的损失,去博50美金的利润,俗称他要追0.5倍的盈亏比。

什么叫干大事而惜身?

一个有着90美金利润的事情,他不愿意设置30美金的止损,他只能接受多少止损呢?只能接受1美金。

俗称他不愿意接受3倍盈亏比,他非要指望90倍盈亏比,结果他回回被扫止损。

什么叫正常的投资人呢?

很简单,他不去做3倍以下的盈亏比,他也不去指望5倍以上的盈亏比。

好比一件事,盈亏比3倍,我做,4倍,我做,5倍,我做。

6倍,我不做。

听清楚,我不做。

那些超过5倍的盈亏比是什么?是跑出来的。

好比我做单的时候,他只有4倍盈亏比,后来是随着盈利的累加,它自己增长到了15倍,20倍盈亏比,而不是说一开始我下单的时候,它就有那么高。

就这么这么简单一点事儿,绝大多数人他绝对做不到。

因为连袁绍这么优秀的人,他都做不到。

不符合人性嘛,人性就是要去追逐0.5倍盈亏比,就是要去指望90倍盈亏比的。

俗称人性的本质就是韭菜。

你不想做韭菜除非你能把人性给杀了。

这比自杀疼多了。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很多人都羡慕巴菲特,动辄可以追逐很高的利润。

如果你懂了我前面说的盈亏比的概念,你就会明白,你能追逐的利润越高,也就意味着你要承受的回撤越深。

因为盈亏比是卡死的,至少在你决策的那一刻,它是卡死区间的。

它卡死了区间就意味着你期待的盈利越高,你要忍受的回撤越深。

很多人听不懂这句话的。

因为他分不清50%的止损和腰斩之后被迫割肉,其实是两件事。

什么叫50%的止损?

是说你作为一支军队,你在战斗减员半数之后,依然维持战斗力不变。

我告诉你,在战场上,战斗减员20%之后依然能够维持组织度不崩溃的,这叫精锐。

就是李云龙嘴里讲的,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能够战斗减员30%,还能维持组织度不崩溃的,这叫王牌。

你把这件事投射到投资上,一笔投资,反反复复一两年,跌去50%,你心态早崩了好么。

你都不知道和你媳妇摔盆子摔碗多少回了。

还止损?你记得啥是止损么?

你只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反正都跌50%了,那跌51%有什么区别?

另一种是你在连续失眠一年之后,终于精神受不了折磨,腰斩的时候割肉了。

还止损?止个DER的损。

先后震荡一年,跌去50%,还能按原计划淡定止损的,那都是顶级交易员。

按计划淡定止损和被迫割肉是两码事。

昨天有个读者留言说,电梯是如来给金蝉子留的,楼梯才是开放的,而即便是楼梯,也是隐蔽的,你要用心找,才能找到。

纵然你找到了,有人走两步就放弃了,能摸着黑暗不见光的楼梯,一直走一直走,直到看见阳光照进来的,都一个个的勇悍的不可想象。

所以很多事儿,看人家挑担不吃力,自家挑担压断脊。

巴菲特每天睡眠很好,你夜夜垂泪到天明。

人的止损忍受度,是要训练的,就像部队,苦练三个月,那也只是新兵营。

你想把自己练成精英,练成王牌,这个过程跟把自己活剐了没区别。

我曾经提到过,自己做交易最初的时候,成天半夜抽耳光。

很多读者以为是自己修理自己,NO,NO,NO,这不是自己修理自己,这是自我安慰。

一个人,内心痛苦到极致,你是没法舒缓的,你只能放点血。

你看士兵突击里面,许三多最绝望的时候,一个人守着空无一人的连队半年多,看不到目标看不到希望,伍六一怎么安慰他?

就是拉他打一架。

伍六一告诉他,我揍你一顿,揍到你在床上躺三天,你的痛苦就减轻了。

这句台词很多人听不懂,因为你从来没有那么痛苦过。

你真的压力大到精神崩溃,你就会发现,自己给自己整点外伤,是能够极大缓解精神痛苦的。

因为人身体受伤了之后,是能够转移注意力的。

所以杀死人性这件事,就跟精神上凌迟了自己是一样的痛苦程度。

空挨,是挨不过去的,人会疯掉的,于是就需要一些外伤,转移注意力,逐步把人性,给肢解掉。

这个过程听起来好简单,真正去做,是很疯狂的,充满了走火入魔的可能。

杀死人性的过程,精神压力巨大,而人很容易重度抑郁,一旦抑郁太重,挨不过去,就有可能轻生,死后尸检,身上多处伤痕,都是自己平日里干的。

这就是走火入魔的,他还没能把人性杀死,身体先挂了。

有人挨不过去,就有人能挨过去。

每个人的耐受度不同,每个人天生的人性强弱也不同。

就是过去旧社会京城里专做太监生意的小刀刘的话,有的人那话儿大些伤口就大些,有些人小些伤口就小些。

前者挨不过去,没福气进宫服侍,倒在手术中途了。

人性也是如此,所以当一个人把人性给肢解了,自己还活好好的,就会发现,嗯,你太适合坐庄割韭菜了。

最简单的坐庄模型就是利用人性。

你把散户们拉一个桌,你一刀他一刀。

你可是专业玩刀的,把自己三千六百刀都谈笑自若的,他陪着你凌迟,他扛得住么?他扛不住的,他精神上会崩溃的。

所以他乖乖地割肉,一老早就注定了。

因为这个过程你太熟了,人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通常都只能放手,要命终究比要钱更重要。

这是散户们近乎于条件反射式的选择,因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是袁绍,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你不想做袁绍,就得凌迟了自己先。

以有凌迟经验的,VS 那群没有凌迟经验的,孰胜?

所以你回到我那天讲分配与债务的周期律,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阶段,有关系么?

也有,也没有。

冷兵器时代也好,热兵器时代也罢,所谓王牌,精锐部队的定义,不还是30%战损不崩叫王牌,20%战损不崩叫精锐么?

就是关羽那句话,某观之,如插标卖首尔,如土鸡瓦犬尔。

你觉得给他换个时代,他混不出来么?

混得出来的。

他只是换了个领域,他只是不耍刀了,他看你,还是土鸡瓦犬尔。

就是我那天在出路的第二部分里的结尾。

我说,一个耐造,又长期致力于商业领域的人,在任何一个时代,你都是不可能没信心的。

无它,全靠同行陪衬。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都大?那人和狗有多大差距?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