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霸浪费了自己的优势,他们不明白该如何卖个好价钱

那天在谋生话题里面,我开门见山的说,应试教育看起来有很多门课。

什么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等等等。

其实只是在反复考核你两个技能点,一个是记忆力,一个是运算推理能力。

有读者就问我这么一个问题,他发现我接下来第二第三个话题讲的那些个能力,他一个都没有。

那他很尴尬,当下很尴尬。

有些事情是需要时间的,他也愿意学习,改变,补充,但他现在就在面试。

他想知道的是,他没有价值,他也心知肚明自己没有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只凭着打小应试教育积累的那俩技能点,忽悠过关?

你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可能你是工作经验短缺的缘故。

其实我告诉你,任何一家公司,稍微上点规模的,都像西游记团队一样。

不可能每个人都有用,每个人都创造价值。

你看着唐僧有仨徒弟,实际上去掉八戒沙僧,会影响取经么?不会的。

企业也是一样的。

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靠20%的人在维系。

90年代我在报纸上看过盖茨的一句话,他说让他选100个人,带走,这100个人,才是微软,而不是那个庞大的团队。

这意思就是告诉你,其实更多的员工只是企业运转过程中的润滑剂,而不是关键部件。

几十年后,马斯克验证了盖茨的话,他裁掉推特85%的员工,不影响运营的。

所以你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你怎么才能混进这80%润滑剂的队伍里面去。

答案就是记忆力与运算推理能力,展现它。

记住,时刻展现它,就这,没别的了。

你要具备的,你早就具备了,那些学历够格,能够有大厂面试机会的学霸里面,之所以有人面不进,大部分都是没这个意识。

俗称他们明明有记忆力和运算推理能力,可他们忘了展现,或者说,没有随时展示的意识。

中等以上规模的公司里面,大部分的工作内容是干活么?不是的,是开会。

开会的过程中就是有些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吵架,有些人默不作声,你也不知道他在发呆,还是在偷懒。

上久了班的人,听到我描绘的这个场景会心一笑,因为你们都很熟悉。

2009年的时候,我还在一家芯片企业里做架构师。

某一次一个软件问题,三个部门十几个人开了三个小时的会,我那天是受不了了。

因为他们打算继续加班开会,而我当天家里有事,我要提前走。

于是我开会途中偷偷溜出去,把代码改掉,问题解决掉,提交,一共也只花了十几分钟。

然后回来告诉大家,不用吵了,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你注意,这不是能力问题。那个会场上大部分人都有这个能力,谁快点无非像我一样十几分钟,谁慢点也无非一两个小时。

但真到做事的时候,人们首先会去争辩一件事该谁做,凭什么谁做,以及一堆一堆的挺扯淡的点。

当天如果我不急着回家,我也不会急着去解决,我也会随着大家,你们要吵,吵个尽兴好了。

我讲这个就是告诉你,大部分时候,在职场里的工作,不是做事,是开会。

而开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恰恰是记忆能力和运算逻辑能力,也就是你打小所反复培养的。

记忆能力强的人擅长什么?

擅长翻旧账呀。

我这人最喜欢开会,尤其喜欢领导在场的开会,因为你写了多少代码,解决多少问题,领导不一定知道你的功劳的。

他又不看代码,他就开开会,那于是他就只能通过会议室识别人才。

谁写代码好,他不知道,谁在会议室里表现出众,他是一目了然的。

那记忆力好的人就很容易控场,某年某月某日,哪个部门,哪个模块,哪段代码,张嘴就来,非常准确。

其实事情不一定是你做的,但是架不住你记得,明白不?你记得。

你这么滔滔不绝的从嘴里爆出来,领导就会觉得,我靠,这是人才啊。

他会觉得全公司的事儿,没有你不懂的。

那你就离升迁不远了。

记忆力是非常有威力的东西,这玩意可以让你随时翻别人旧账,可以让领导觉得你是诸葛亮,事无巨细,无所不知。

第二个就是逻辑推理能力。

开会的时候,很多人他能讲出细节,可惜讲不出逻辑。

那么如果现场有领导,领导听不懂怎么办?是不是需要有人翻译?

这就是你展现逻辑推理能力的机会。

所以有时候你不一定是那个技术专家,但是也会被领导觉得思路清晰,表达准确,最后反而安排你去领导那些专家们。

好,弄清楚大部分的工作是咋回事,你回到面试场景下就很简单。

你要做的就是展现自己的记忆力和运算推理能力。

不要不做准备,我既然面一家公司,那我就把一切有关公司的,有关这个部门的,我能搞到的公开信息,都弄清楚。

你学霸呀,记东西你不会有问题。

然后就是面试的时候,去展现你的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这就够了。

进了公司就去继续展现这一套。

我知道你不是人才,但这不重要,大部分公司80%的人都不是人才,又如何?

他们当中一样会有人升迁主管,甚至高管。

说白了没啥神奇的,就这点事儿,混饭吃还不容易了?你既然是学霸,具备了记忆力和运算推理能力,那你时刻记得展现就足够混日子了。

说不定,也能混上去。

但是,不要沉湎于此,这是我要嘱咐你的。

那天第二,第三个话题里要掌握的那些,还是要掌握的。

因为毕竟年代不一样了,我还在职场里的年代是没有机器人,没有AI的,我们那是个扩张的年代,招人的年代,自己大量培养应届生的年代。

你不是,你是一个收缩的年代。

像推特这样砍掉85%的员工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

当人变少了,会议就会变少,你想去秀你的记忆力,运算逻辑能力的机会也就变少。

南郭处士能滥竽充数,也得是300个人一起开会,才能混嘛,如果精简到一个人配299个AI,还咋混。

你终归太年轻了,你的路还长着呢。

套路只能给你争取些许学习的时间。你终归要改变自己,让自己的技能树上该点亮的地方,逐渐点亮起来。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很多学霸浪费了自己的优势,他们不明白该如何卖个好价钱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