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人人买房人人致富,25年后,能否人人做网红人人致富?

那天在改变命运的第一个话题里,我讲到人类数千年最大的变化是财富的定义,在未来,必然发生改变。

其中我拿生产与价值举了个例子,我说一件白送,让顾客自己承担邮费都没人要的,纯粹多余的衣服,如果被董宇辉穿上,它就能卖掉。

由此可见,这件衣服的价值不是生产带来的,是董宇辉赋予的。

于是那天就有读者问我,像董宇辉这样的超级个体,是不是才是未来适合多数人的方向?

正如2000年的时候,人人买房人人致富,那么同理,2025,能否人人做网红人人致富?

我想起雍正王朝里的一段台词,康熙说,你这个逻辑学,是南书房教的么?

给我把南书房那群老师,拖出去,斩了

咱们不讨论概率问题,我们就事论事。

所谓的网红,有两种,一种是自娱自乐,一种实际上站在商业的角度,那个叫做超级个体。

我想,你们问的肯定不是自娱自乐。

那么作为后者,他只是看起来人少,不等于他不是一家完整的公司,理解我这句话么?

当年明星范某与明星李某分手的时候,上热搜,我就讲,这里面不是什么心形石头的爱情故事,这是两家公司。

所谓范某与李某,就像肯德基与麦当劳,你说某一天肯德基与麦当劳要订婚,某一天肯德基与麦当劳要分手,你会当成两个人的故事么?

所有的明星,他实际上就是一家公司,尤其是一线明星,他可能都是几百人的公司。

只不过这家公司对外看起来,只有一个人而已。

既然我们理解了超级个体并不是一个人,他实际上还是一家公司,只不过是人少的公司。

那你就该明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公司人少了,职能一样都不会少。

任何时候,你开一家公司,有三个要素离不开。

第一叫做获得客户,第二叫做交付产品,第三叫做收回货款。

绝大部分人,他不是有没有能力的问题,他是连这三点是啥,都不知道,我今天第一次说,他今天第一次听。

你去统计下市面上已有的网红,会发现基本上都遵从我下面讲的这个流程。

首先是莫名其妙的红,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就是陪着孩子们唱了一首歌,挖呀挖呀挖,然后就红了。

红了什么意思?完成了获得客户的一半。

搁在企业里面讲,就是市场注意到你了,但是不知道你卖啥。

市场注意到你, 不等于就会买你的产品,我听说有一家企业做挖掘机很强,全国到处说哪家强,被我也听进去一耳朵。

但是对不起,我家不用挖掘机,所以我知道这家公司,不等于我是他们的客户。

什么时候对方真的是你的客户呢?当你有产品,且是人家需要的。

这个时候才进入第二个阶段,叫做交付产品。

第一步已经筛选掉绝大多数网红了,因为他们红不了,而那些红了的里面的大多数,也会在第二步被淘汰。

为什么?

因为他们交付不了产品。

说穿了就是你这家公司其实没产品,或者没有研发能力,或者没有服务能力。

红两天,好结束了,洗洗睡,该干啥干啥去。

经过两步淘汰之后,依然会有极少数网红留下来,这些超级个体是什么?

是既能获得客户,也能交付产品,更重要的是,能够收回货款。

你别以为顾客是傻的,这年头没人傻,顾客也不傻。

新能源车企卖台车都要老板亲自出来挨个参数解释给顾客听,你以为随便一个网红,你想卖啥就能卖啥?

董宇辉偶尔穿一件卖不出去的衣服,也许粉丝们觉得好玩,会买下来当纪念品。

他日常不可能卖这些个。

否则全国那上百亿件库存的衣服,都让董宇辉穿一下,难道可以赋予价值,可以全都清库存了么?

那我们还化什么债?干脆让董宇辉把全国多余的房子都住一下,不就都化了?

我那天打的比方,是说董宇辉偶尔穿一件可以,给一件衣服赋予个价值可以。

不是说他真成收藏印章了,盖什么就把什么变废为宝。

所以你把获得客户,交付产品,收回货款这三件事认真研究下,你就会发现,其实只有万分之一的网红从业者里面会产生董宇辉这类的超级个体。

这个成功概率比创业还要低。

因为创业者好歹知道自己在创业,意识到自己是老板,知道自己在开公司,明白获得客户,交付产品,收回货款三原则。

而大部分网红,都是猴子派来搞笑的,只是随便玩玩的。

所以那天有读者问我,能否人人做网红,肯定不适合人人。

但如果是你要做网红,那你就要做个自我评估,你是不是抱着开公司的心态和资源筹备去做?

是,你的成功率有可能提升一百倍,提升到1%,类似于创业的概率。不是,那就是万分之一。

那天讲改变命运的第二个话题时,还有很多读者留言跟我说,他特别不喜欢与人打交道。

他觉得上班多累呀,你看成才,都那么上进了,因为不懂隐学,努力化作白努力,一个人在草原五班吹风沙。

他很羡慕那些超级个体,你看,都不用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像董宇辉那样,周游全国,日进斗金…….

所以这是一样的问题。

你跟我说当员工好累呀,于是你想要当老板;你跟我说办公室政治好复杂,于是你想要当老板。

你应该把这些话说给你老板听,他听完会哭晕在厕所里。

他会想,如果仅做一个员工的那点事儿,就能把一家公司撑起来,那他可以年年评上优秀员工,你信不?

经常有读者留言讲,他觉得上班太难了,他好想做投资,日进斗金。

为什么这么想?好像都是被我误导的。

因为我曾经说过,在高频交易这件事上,我从一无所知,到开始稳定盈利,只用了两年。

他们横向比较,把两年这个数字代入到自己工作中了,觉得似乎也不长。

我这么做个对比,我做个纵向比较,自我比较。

我本科时天天都在打游戏,基本上是门课都挂,都重修,我最后的绩点是60分出头,全系排名倒数前几,你自己品。

后来考上研,研一狂补本科时所有课程,否则都跟不上研究生的课程,然后还顺便提前修了研二的课程。然后拿了一等奖学金,因为我考试成绩高。

研二的上学期,发完了所有要求发的论文,并提前准备好了研三时要答辩的论文。

什么意思呢?

我如果肯全身心的做事,可以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完成本科+硕士阶段的全部学习与论文的任务。

研二的下半年我出去实习了,但是很遗憾,我只是刚补完课,我什么实践都不会,连编程都不会。

那么从我连linux的命令行都不会敲,到我独自完成给国内的非标芯片改造linux内核,你注意,不是移植,是大改,是全公司在我之前,半年之久,无人能够做到,只待我来。

这期间过去了多久呢?

也是一年半。

事实上从我连linux命令行都不会敲到我成为下家公司里资历最浅的架构师,一共也只花了2年。

10年的时候,我还是乙方的架构师,11年的时候,我已经在甲方连升三级,12年的时候,我一个研发已经去带销售,售前,以及产品部门,摇身一变,变成市场高管了。

这也是2年。

我两年是可以做这么多事的,而且不需要全身心投入,一半精力就可以了,还可以挪一半去做职场以外的。

但是我们看投资这件事,在08年,我投资居然是亏损的,唯一的收获是从不稳定亏损,变成了稳定亏损。

到了09年,我终于构建完成交易系统了,但是全年的利润,仅有150元,RMB。

所以你听起来很简单,作为当事人,我觉得太难了。

我没有做过一件事需要整整两年,才刚刚迈入门槛,才刚见效。

此前我做过的事情,最困难的攻坚阶段顶多3个月,半年就见效,两年?那早就已经把事儿做成了。

把事情做到巅峰,用两年,和攻坚开局就要两年,这个难度相差太远了。

我让你日日攻城,昼夜不息,攻坚两年,你精神都会崩的,所以投资是我做过最难的事情,没有之一。

我从来没有打过一场仗,能有投资这么惨胜的,你们居然跟我讲很容易。

如果这个都要叫容易,那其他的事情简直就是闭着眼睛随便做,怎么做都会赢。

所以我告诉你,横向对比是没意义的,每个人的效率不一样。纵向的体验是准确的。

我的体验很清楚地告诉我,投资比创业难,创业比工作难,工作比读书难。

你让我回忆我当老板前的那些时光,简直美好的一塌糊涂。因为给人打工就像上了牌桌,赌的又不是自己的钱。

这么简单个游戏,你都能玩出困难来。

那答案就一个,就是我那天在改变命运的第二个话题里用成才打的比方。

你根本没有弄清楚大环境要什么,你只是在蒙着眼睛拉磨盘,瞎努力。

你看看成才的战友马小帅,明明考老A第一关就被淘汰了,然后呢?走得比成才还顺。

不该好好反省反省么?

人这辈子,没啥事情是适合所有人的,没有什么事情是难的或者容易的。

有的是什么?

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弄懂了,就会容易,不愿意弄懂,换个领域你也无非跳出一个坑,进入下一个坑。

人家花木兰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你倒好,你是火坑十二个,个个都有你。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25年前,人人买房人人致富,25年后,能否人人做网红人人致富?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