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的股市楼市,并不是同一个逻辑

那天聊预期管理的时候,有个读者问我,为什么我讲投资和预期管理时,只讲了一半。

你看的很细,我那天的确只提到一半,因为那天的主题是预期管理。

完整的投资有赚两种钱,一种是赚取价值增长的钱。

另一种才是我那天讲的,赚取人们被预期管理的过程中,导致的价格偏差的钱。

这个东西怎么去理解呢,我打个比方。

比如中美两个大国,你看这两个大国的大多数老百姓的财富放在哪里。

美国的老百姓的大部分财富是放在股市上的,少部分财富放在楼市上。

中国的老百姓的绝大部分财富是放在楼市上的,极少部分放在股市上。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你要看懂美国的股市,你就要看懂美国的企业。

我前天讲,在国内为什么不适合长期做技术时,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美国的企业是修长城的,国内的企业是玩骑兵迭代的。

这里面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有没有充足的,便宜的兵员,没有,你就只能修长城。

但是,我们换个角度,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看问题。

你会发现,修长城的那种企业,你投它赚的是什么钱呢?

用段永平的话讲,你赚的是他们公司未来现金流在当期的折现。

就是说我觉得这家公司,20年以后,他们的利润会从如今的比如100亿提升到1000亿。

因为我确定他们公司在他们行业的地位能够保持。那随着经济的整体发展,整个蛋糕扩大后,他们的那部分,是不是也随之扩大了?

你看巴菲特选股,段永平选股都是这套逻辑,他买的是公司。

更确切地说,是这个公司已经形成了垄断,或者说在未来,会形成垄断。

那么他们就会修长城,这就是去赚增长本身的钱。

但是你反过来,你看国内的企业 ,如果你的打法不是修长城,是骑兵迭代的话。

我是很难确定你这家企业20年后还在不在。

快速迭代是一把双刃剑,你用来打擂的时候,是快,但是你成规模之后,你自己迭代自己,也快。

马老师当年讲过一句话,他说,活得好,跟活得久,是两码事。

他在讲什么?他就是在讲企业模式。

你玩骑兵迭代,就活得好,你玩修长城,才能活得久。

他说希望公司能活102年,就是意识到这里面的问题了,但是,很快,你就看到了,看到什么?看到某刀刀异军突起。

在所有企业都玩骑兵迭代的环境里,你想要自己修个长城,修不过来的。

老美的爷爷喝可乐,孙子还在喝可乐,你还记得你爷爷喝的是什么吗?

别说跨代,只怕你自己的口味都成天变。

你去看老美的那种社区附近,往往也有个购物中心之类的地方,那地方就是开麦当劳的。

你再看国内的综合体,再火的餐饮店,过个几年就被淘汰了,就会有新店开出来。

也就是说,你想要像巴菲特,像段永平那样投国内的企业,你玩不了。

因为整个游戏都是快速迭代的,大家都是玩骑兵的,你上哪儿找个固定的标的物,去投未来现金流在当期的折现?

很难很难。

这就是为啥你看到国内的股市的投资人,他们大都是在赚差价。

差价就是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这家企业上个季度的营收和这个季度的营收是差不多的。

甚至我们预判来年的营收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股价,可以有很大的变化。

为什么?

因为政策面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导致了投资人预期发生了变化。

导致了进场资金的变化。

这个过程就叫做估值的变化。

所以我那天讲,人们赚取的实际上是他人被预期管理的过程中产生的估值的变化。

这种钱,大部分老百姓他善于赚么?他不善于。

快速捕捉预期的变化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很困难的。

这就是为什么,国内的老百姓的大部分财富,都沉淀在房地产市场上。

如果你把国内的那些个城市看作美国的公司,你会发现非常相似。

比如上海是运通,深圳是可口可乐,广州是什么什么。

国内的具体的某家公司是变来变去的,因为你们是玩骑兵的,快速迭代的过程中很可能把自己也给迭没了。

可是赛道的变化就相对少很多了。

这个赛道,是城市在承接着的。

比如UT斯达康,兴起很快消失更快,很快就把自己给迭没了,可是杭州还在。

所以说美国是那些大公司撑在那里,国内是那些大城市撑在那里,我们的城市实际上对标的是他们的公司。

而我们的那些所谓大公司,更像是他们公司下面的业务部门,在不停地变幻着。

你站在这个角度就明白为什么国内老百姓的财富都沉淀在房地产市场上了。

因为对他们来说,修长城的,只有城市。公司是不修长城的,公司是玩骑兵的。

于是城市才可能反映远期现金流在当期的折现。

你不要觉得谁是傻的,资金都是很诚实的。

美国的老百姓会把股票从小公司往大企业挪,国内的老百姓同样把房票从小城市往大城市挪。

这里面的逻辑是一模一样的。

你不要觉得巴菲特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他的投资模型挪到国内,几乎就相当于他把京二环内和上海滩黄浦江边买空了一个道理。

然后他就坐在自家阳台上看着你修长城。

他把这套原理教给段永平,就产生了远期现金流折现当下的这种说法。

我那天讲预期管理的时候,之所以没有讲今天补给你们的投资的另一半。

是因为当你有无限的资金,且许可的情况下,谁不知道把一切核心地段,一切矿产都买下来是可以增值的?

谁都知道。

问题是,你有那么多资金,且允许你买么?

一个投资策略,如果不能执行,那讲它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你会发现,你能玩的,就是预期管理呀,就是人们预期改变的过程中估值的改变。

就是基本面没有变的情况下,你从别人那里低价买来,同样在基本面没有变的情况下,又高价卖给下家。

你能赚的,就这个钱呀。

过去老话讲,北人善马,南人善船,你生活在水网密布的环境下,不学游泳你能学什么?

同样,你就生活在一个整体上玩骑兵快速迭代的环境下,你不学会预期管理,你又能学什么呢?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中美的股市楼市,并不是同一个逻辑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