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不愿意把找二奶的时间用在学术研究上?
这两天有个做餐饮的老板,一直挂在热搜上。
很多读者留言问我:
说感觉这么大个老板,一张嘴,水平也不咋样嘛。
好像搁我,我也行,甚至我比他行。
难道说世界真的是个草台班子?而我就是那个不幸被女娲漏选的天纵之才?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天你写投资人的七个阶段里面讲,投资本就是一场创业。
那也就是说,一个人不需要多少认知,他可以成为一个稳定盈利的投资领域里的成功者呀。
是不是可以参考餐饮业的这个道理?
你们这个问题很简单,做个推理就可以了。
我们假设有一头猪,听清楚,是真的一头猪,猪嘛,什么认知都没有。
但是,凑巧,那天第五层讲的那些挂网,它能执行。
那天第六层讲的那些,调整网的高度,它能执行。
我问你,这头猪,能不能投资盈利?它能。
看到问题了么?
张三创立了一门武功叫太极拳谱,和李四在公园里打太极拳,这俩人是同一个境界的么?
不是,也不需要是。
一个投资人,如果他只是想要赚钱,到这里就打住。
那天讲的第五层,第六层,就那么反复实践,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换个姿势,再来一次,只要肯实践,都会有钱的。
但这个人,他能不能总结,升华出认知体系,那要看他自己了。
我以前讲过一个房产中介,专做豪宅的,每年的佣金七位数起。
我就很好奇,你看着这么年轻,是怎么认识了这么多有购买力的客户的?
为啥别的中介苦哈哈的都在抱怨每个月几千块,饿不死也吃不饱,你的生意这么火?
他说没啥神奇的,他当年入行的时候,同样的时间内,他能打出别人10倍的电话,能带看别人十倍的次数。
当他打了两千次电话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质变,当他带看两千次之后,又会产生进一步的质变。
量变引起了质变,因为你脱颖而出了。
买房的人,口耳相传,有个中介特别牛,信息全,信息准,动作快。
于是你很快被推到头部,人家的单子都归了你。
就这么一个过程。
我听完之后就鼓掌,善。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从投资的第五层到第六层,其实就是一个试吧试吧的过程。
你把单挂的位置调高一点,多单调高点,空单调低点,你说多少合适呢?
自己试嘛,不合适了就远点,合适了就近点。
一个猎人,在森林里,像第五层那样下了一张网,也许一年才有一只兔子撞上来。
那如果下了365张网呢?那每天巡视一圈,不同的网此起彼伏,每天都会有兔子撞上来呀。
这就跟你打一通电话没人看房,你打一千通电话,总会有人看房一个道理呀。
你的进步速度,取决于你的狂热程度。
从第五层到第六层,你能走多快,是随便你自己的。
想快就快,想慢就慢,你可以二十年都走不完,也可以像我当年,两年就走完。
我当年是一个吃饭,走路,上厕所,都要求把自己榨干的人。
就是我不能安心吃饭,安心走路,安心上厕所,我必须同时交易,我只要醒来就必须让自己每一个器官都在工作。
榨干,往干榨,你要么就去下新的网,要么就去巡查已经下的网。
只要睁开眼,每一秒都要在工作,手停了打手,脑停了打脑,手脑最好能分开,同时做两件事。
于是我两年就走到第七层了。
这个疯狂中介是一样的,他无非就是在同样时间内,去强迫自己做了同事们十倍的量。
我们想想看,一个人,一个俗人,哪怕是一头猪。
如果愿意这么去做,他难道不会突破么?
当然会呀。
第五层,第六层难道非得是发明者本尊才能用么?
不是的呀。
发明它的人,可以用,照搬它的,也可以用。
效果是一样的。
你可能素质很低,认知也很低,但假设你真像这个中介这么实践,那效果是一样的。
好,我们想想看,十几亿人里面,缺不缺王牌中介这种实践派?
不缺。
俗称总有他这号人。
那么他赚钱之后,做什么去了?
也许找二奶去了。
这个时候,他被大众看到了,大众评价他德不配位,一个好像没有多少思想深度的人,也成功了。
奇怪么?
不奇怪。
挂网,查网,这种投资五六层的事情,本就不需要思想呀。
需要的是,你会不会像那个王牌中介一样,去大量的打电话带看,像我年轻时那样,去大量的挂网,查网。
实践是实践,思想是思想,本就是可以分开的。
没思想的人,他也可以实践的,我见过太多投资人,走穿那天的五六七层,其实就是个喜欢找二奶的煤老板。
这类人见过太多了,人家没毛病呀。
投资也好,创业也罢,都是一门实践的学科。
实践不管你口齿清不清楚,实践关心你到底怎么做事的?
老贾有没有一开店就说自己是神雕大侠杨过的转世灵童,要做东半球最好的羊肉泡?
没有吧。
你认真观察他的创业史,跟我那天讲投资的五六七层没区别的。
所以重点不是你怎么说,是你怎么做。
你把驾驶手册翻烂了,但是从不上路,你是不可能学会开车的。
你看,只能得到思想,你做,才能得到结果。
很多老司机他写不出驾驶理论,他也能开车,很多拳师他写不出太极拳谱,他也能打人。
而我,也许是因为当年没空读博,硕士毕业就参加工作,像左宗棠一样留下了心结。
左宗棠举人入仕,后来做了陕甘总督都老想着考个进士。
他想要这个,于是慈禧太后给了他一个同进士出身。
看到了么?有人考进士是想当官,有人当了官他想要个进士出身。
每个人想要的东西本就是不一样的。
鲁迅先生说,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
而我,只是把别人用来找二奶的时间,用在了总结方法论上。
于是让你觉得我这个老板不一样,与众不同,好有思想。
有思想和那天的五六七层有直接关系么?没有。
没思想的人,也可以做到,只不过,有思想的人,做到了之后,他才能总结出来。
大家要的不一样。
有些人只想赚钱,然后去找二奶。
有些人想要提炼出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就是人家热衷的“二奶”。
不可以么?
可以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可以有,你这辈子爱追求什么,随便你,没人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