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究竟是怎样的?
那天在如何改变命运话题里,在第二个话题中我提到了成才。
有读者留言问我,士兵突击里面我欣赏谁?是袁朗么?是高城么?
不,都不是。
我最欣赏的,是吴哲。
在我眼里,最成功的典范是吴哲?因为他只比成才大一岁就已经是少校了?
不,不是因为这个。
我欣赏吴哲,是因为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典范,一个能够被教育出来的后代,一个不是天选之人的巅峰,就是吴哲这样。
为什么?因为吴哲是学霸?23岁就拿到光电硕士,就已经跻身少校?
不,不是因为这个。
他身上真正出色的地方在于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三个字:平常心。
《天道》里面丁元英告诉王庙村的村民,人生无外乎两条线,一条叫做能人所不能为,一条叫做忍人所不能忍。
这两条线之间的空间就是你的生存空间,这个空间越大,你的生存空间也就越大。
所以,一个人,他的实力大于欲望,他就会幸福;反之,欲望大于实力,他就会痛苦。
你觉得老A的队长袁朗最欣赏吴哲身上的什么地方?
欣赏他的优秀?
不,袁朗最欣赏的,就是吴哲的平常心。
吴哲明明可以找到无数个骄傲的理由,但他从来也不这样。
在老A队员里面,他是军衔最高的,他有没有搞过特殊化?没有。
严格意义上讲,他属于特殊兵种,他属于破译密码的专业技术人才。
但是,他什么时候落下过常规训练?一次都没有。
他和其他队员一样,背着整棵树深更半夜跑10公里,在泥泞中爬行,被暴雨冲刷。
去做不稀奇,稀奇的是没有人逼他做,他是自愿的。
而且他在做的过程中,不是说为了什么。
我们要弄清楚,老A这个身份,对吴哲和对成才许三多们的分量是不一样的。
老A的队长也只是中校,吴哲已经是少校了,成才呢?他只是个士官。
吴哲可以轻轻松松往上升,他犯不着来吃这份苦,而对于成才,老A是他脱离草原五班的唯一希望。
人这辈子,最最容易成功的路是哪条?
就是吴哲走的这条。
这条路叫做狮子搏兔,用尽全力。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早早的出发,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
六岁的时候,你就好开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千万记住,不是爸妈强迫的哦,是主动的。
主动的意思就是我爱学习,我要学习。
这个爱,不能是我上课遇到个喜欢的老师,听得有趣而产生的爱,而要什么?
要到强迫症的程度。
一个六岁的孩子,爸妈没有要求,老师没有布置作业,但你就是要做,自己想要做。
不仅要做,而且追求100%正确率,不仅追求100%正确率,而且限定时间。
不仅追求100%正确率,限定时间,而且喜欢和古人比赛。
祖冲之是怎么推算圆周率的,我不要先学,我先把课本捂上,我自己想,如果我是古人,我在条件不足,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应当怎么推出圆周率?
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这样子,假设自己是当时的那个科学家,一步一步的搭建人类文明的构架。
能走多远走多远,能走到初中走到初中,能走到高中更佳。
如果你一路这么长大,你未必是省状元,那个要看运气的,但你多半已经是状元种子选手了。
就是说,你有希望冲状元。
而且,你不是那种考试机器,你是那种对人类文明,学透了的。
上面这一切,仅仅只能占你一半的时间,另一半要怎么样?
要接触这个社会,要熟悉人情世故,要明白世间运转。
你要这么去长大,那么等你到了吴哲那个年龄,你就是花无缺式的青年才俊。
这时候,重点来了。
你不能拿自己当移花宫的公子,你要甘心,要愿意,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
你要愿意钻进充满灰尘的布展的机房隔间里调试,你要愿意和搬运工师父一起扛设备,你要愿意跟地推销售们一起发产品介绍单。
注意,这一切不是伪装,这一切是你甘之如饴的。
你很快就会收获来自全行业的好感。
你知道疫情期间,一个80多岁的老人,坐高铁二等座,吃盒饭为什么会感动全社会?
因为他是院士。
人都是这样,人的态度,是被预期所左右的。
你以为一个少年得志的精英,应该是趾高气扬的,但就在刚刚,你把他误会成一个工人,误会成一个底层的小销售。
请问,你内心会不会咯噔一下?
你会不会到处逢人就讲,那个谁谁谁,他真是让人想不到,那么出色的一个人,那么年轻的情况下,居然那么的朴实,那么的接地气。
你这么一路走下来,30岁出头,你就能走进你们行业的圆桌会议了。
其实这就是最简单的路,这就叫狮子搏兔,尚用全力。
你得到任何东西,别人都服你,上上下下都服你,俗称所有人都是你的粉丝,大家都想让你赢。
你能不赢么?
任何时候,第一名争自己的第一名,是最容易的,其次是谁?是第二名,然后是第三名,第四名。
越往后的人,他注定越难。
你倒数第一名,那你距离第一名,是最远的。
你浑身都是缺点,满身的毛病,从小就开始欠账,越欠越多,久而久之,累积成了倒数第一名。
你总想着自己可以赖账,可以把欠的账都不还了,说我啪的一下,就第一名。
你觉得,这种事儿容易么?
大概只有在爽文里才容易。
第一名追第一名,80%的概率,第二名追第一名,50%的概率,你知道倒数第一名追第一名,多少概率?
万分之一的概率。
万分之一的概率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努力了一年,失败了,又努力一年失败了,你努力到老,依然是失败。
这不是很正常么?万分之一的概率,你掷骰子掷个几十次,怎么可能轮得到?
这就是你选择的人生,从一个失败到另一个失败,失败接着失败,不断的被打击。
你想明白我说的这些,你再回头看吴哲,他是不是最优秀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当然是。
他走的那条平常心的路,就是康庄大道。
吴哲这个人,别说做士兵他不会觊觎自己一步登天去老A,他哪怕是第三名,他都不会觊觎第二名。
他坐三只会望二,坐二才会望一。
俗称他永远都只会走一小步,走最具备确定性的那一步,但你看这孩子,他23岁的时候,已经比人家30岁的时候,走的还要远了。
你觉得他的优秀体现在23岁的光电硕士,体现在23岁的少校?
不,他真正的优秀,体现在他的平常心。
就像袁朗赞叹的那句话,吴哲的优秀并不体现在他表现出来的成绩,而是在于,他这样的人,居然可以和许三多那样的人,成为好朋友。
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么?
吴哲不用清零,他的心态永远是零,他永远是下蹲着,永远可以跃跃欲试。
他永远都是那么生机勃发,这就是周易里面讲的,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是明天永远会比今天好。
所以那天在改变命运话题中讲千年大变与数千年不变时,有好些读者感慨,脑洞大开。
纷纷留言问我,一个人怎么才能认知达到这种地步?
我反问一句,这事儿重要么?
当年疫情期间,我是怎么点评那位院士的?
我说,他在医学上有什么成绩对我们这些外行重要么?
不重要。
我认为重要的就一件事,我们躲在家里的时候,他在加班,他在出差,他奔赴战场,他坐的是二等座,他吃的是盒饭,他桌子上还有电脑,打盹前还有未完成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他都80多了…….
你真要是能这么度过你自己的80多年,纵然你的成就不如他,也相去不远了。
可是我们回头想想,自己从小到大,是这样度过的么?
我那天讲的是改变命运的话题,可我无论讲了多少方法论,无论我讲完之后,你是否醍醐灌顶,都不可能直接作用于你的命运。
真正作用于你命运的是什么?
是你选择怎么度过自己的每一天,怎么度过自己这仅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