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怎么看,美元都在历史的底部啊
前天讲在时代的转折点面前,如何改变命运话题时,有个读者留言问我。
他说,他有个困惑,左思右想,想不明白。
站在我前天第一个话题的角度,人类如果最终不得不打破以生产来定义财富的模式,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发债的路上一骑绝尘。
所有的大国都得这么做,一直超发,一直超发。
有句话叫做法不责众,外加大而不倒,所有大国都这么做了嘛,那最后,到了债务临界点,就只能迈过去。
于是也就打破了昔日数千年来以生产定义财富的模式,进入新阶段。
这个大方向他理解的,他看到其实各个大国也正在这么做,但是作为一个有多年经验的投资人,他去画技术图形。
怎么看,美元指数都在底部,这让他很困惑。
………
我们来看你这个问题,很简单,不是一个时间尺度的事儿。
你站在公元190年,那是吕布雄踞虎牢关的高光时刻,你站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看,别说吕布,哪怕是项羽,也会老,也会死。
你跟我说这冲突么?
一点都不冲突。
你发现的这点事儿,我前阵子提醒过读者们了,我当时写过,美元指数从技术图形上看,它在低位。
做交易的人,他就知道,阶段性要小心了。
我们都知道美国想要让美元贬值,但是阶段性的来看,技术图形提醒你,它这会儿在支撑位。
这两者有啥矛盾的?没有矛盾。
任何东西,它涨起来是反反复复的,它跌起来也是反反复复的,无非你赚哪部分钱,无非你做什么事情。
我们很多人,越是勤奋,越是优秀,你越容易陷入到眼前的事情当中。
比如这个留言提问的读者,你这个技术图形的测算水平非常标准,用亮剑里面李云龙对楚云飞的评价,你这个地形图的绘制功力,比师部的参谋还强。
但你这样一个有经验的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惑,是因为你把战略和战术搞混了。
咱们来想一件很简单的事儿。
昔日疫情期间,美股接连熔断,巴菲特活久见,美国放水,按人头发钱,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什么信号?美国的第三张表扩充了,举债了。
那你说,全世界的投资人赚谁的钱?谁举债,赚谁的钱。
后来美国加息,这么高的利息下,全球的钱不继续涌入美国涌入哪里呢?
俗称黄老爷发钱了,你难道不去领一个?
再后来,美国的债务这么高,利息这么多,你觉得难道上涨的只有黄金么?
同一个时间段内,同样的两年多里,你去看看铂金的涨幅,白银的涨幅,有的接近黄金,有的甚至优于黄金。
我讲这个是告诉你,很多时候,很多人,在犯一个错误。
我前天第二个话题里提到的成才式的错误。
成才优不优秀?很优秀。成才上不上进?很上进。成才想要早点提士官对不对?很正确。
但是,以跳高城的槽为代价,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
你战术上很优秀,你战略上有些糊涂了。
鹿鼎记里面,施琅情愿跟着韦小宝做个亲兵,为什么?
以一个将军的身份指挥炮轰神龙岛不香么?堂堂一个水军将领,跟在小宝身边做亲兵,不委屈么?
人家施大将军还真不觉得委屈,甚至面露喜色。
这就叫历炼出来了,开始弄清楚桌面底下的游戏了。
你看吴哲这个光电硕士就很拎得清,他刚进A大队,就发现无所谓分数,无所谓规则。
那还不是袁朗一张嘴定的?
袁朗想加分就加分,想扣分就扣分,他说什么是规则什么就是规则。
成才悲哀就悲哀在,他看不懂这点破事儿。
你拿了袁朗的分数,得罪了袁朗这个人,你纵然第一,有什么用呢?能不被送回草原吹风沙么?
功劳还是罪名,无非一句话,雷霆雨露,那不是你能争辩个是非曲直出来的。
你翻开历史,不乏那种早早考上进士,最初一两年进步神速,然后终身徘徊,止步不前的。
也不乏那种前期看着平平无奇,后面神速一样,直抵高位的。
这里面很有意思的,所以说鹿鼎记里面的施琅打熬明白了,他终于弄明白进步不一定是进步,退步也不一定是退步的理儿。
他终于看懂天上哪朵云彩会下雨了。
这才是真进步了,士兵突击里面吴哲只比成才大一岁,他真正的进步体现在他是少校,他是光电硕士?
不,他真正的进步体现在,他的成熟,他思想上的成熟。
我们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想想看,如果成才在高城这件事上,大的方向上搞清楚了。
他是不是顺利得多?
那你反过来看投资不是一回事么?
如果这些年下来,大的方向上你都是对的,就像我前面讲的,从美国发债开始,到加息,到债务引起连锁反应。
如果每一次大的方向上你都拎得清,那能有什么区别?
无非有些人做的特别好,人家赚了四五倍,你做的不好,赚了三四倍,顶多这点差别。
你不照样站在赢家队伍里么?
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当年讲过这么一番话,她说如果火箭上有个位置,你就不要计较是不是头等舱了。
能坐上火箭才是最重要的,难道不是么?
你非要为了计较头等舱还是经济舱,就放弃坐在火箭上跟着飞么?
这就是我前天想要通过改变与不变这两个根本性话题传达给你们的策略。
一个人,你首先要守住不变,守住前天的第二个话题。
这样你就有个基本盘,你在任何时代,都会吃到最大的那一口红利,你都会成为既得利益者。
然后,拿出其中一部分仓位,时间,去做大量可重复试错式的迭代,去追求那个阿尔法,那个超额的部分。
俗称我先上火箭再说,上了火箭,我还有时间,还有精力,我再去往前挤挤,看能不能挤进个头等舱,成为既得利益者群体里面,排名靠前的。
这就叫战略与战术,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