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哪怕怀了也会流产?
近期门诊常会遇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已经不止一次的难免流产,她们之前往往有月经失调的病史,肥胖,满脸的痤疮,却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想着早日妊娠,每次看到这样的病例都会觉得心痛与可惜。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来说,欲速则不达,备孕前需要医患一起做好规划,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预处理。
多囊卵巢综合症为什么会流产?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生殖内分泌紊乱与代谢失调并存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无确切病因,目前多认为是遗传及环境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该病的患病率约在8%-13%,PCOS患者同时发生复发性流产高达40%~56%。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高雄激素及胰岛素抵抗两个重要的病理基础,这些都会对妊娠造成不良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卵泡发育异常或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异常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会出现卵泡发育障碍,卵子质量下降;部分患者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刺激,可能发展成为子宫内膜增生或子宫内膜癌。
2、自然流产风险增加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着内分泌、代谢的改变、肥胖等多种因素独立或共同作用可导致胚胎质量异常;引起HCY代谢异常从而超氧化物增加,直接损伤内皮细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血栓风险升高,增加复发流产的风险;排卵后易出现黄体功能不足,进而诱发流产。
3、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
如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
4、影响子代健康
可能引起早期发育延迟,新生儿糖类脂质代谢,子代PCOS发生风险增加。所以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我们要提高警惕,正规就诊,长期的管理,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特别是既往有流产史,存在着异常指标的患者我们要及时纠正处理后才可以备孕,降低流产的风险。
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一旦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个人生活方式的干预就贯穿我们治疗管理的始终,我们需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心态、观念;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减重增肌;医患之间加强交流,引导患者自我管理及配合医生方案制定。
**1、种子必先调经,调整月经周期尤为重要:**个体化选择药物如单孕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序贯,复方口服避孕药控制月经周期、阻止子宫内膜增生病变、做好内膜孕前准备。
**2、针对胰岛素抵抗,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多选择二甲双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根据情况亦可选择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协同增效。
**3、积极治疗高雄激素血症:**首选短效口服避孕药疗法(COC),减低循环中及卵泡局部的雄激素,促排卵功能的恢复,改善卵泡质量。必要时选择其它药物如螺内酯降雄。
**4、制定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期间严格监测:**目前可以选择的促排卵药物包括来曲唑、克罗米芬、促性腺激素,来曲唑优于克罗米芬作为促排卵一线治疗,低剂量促性腺激素为促排卵二线治疗,具体方案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并酌情调整,期间注意监测,避免出现OHSS,多胎妊娠,宫内外同时妊娠等不良情况。
5、发挥中医药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中医整体论治、辨证论治原则下遣方用药,将月经分阶段论治,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体现了其优势。
还需提示的是,对于PCOS患者自然妊娠或促排卵治疗后妊娠者,因易出现黄体功能不足,建议黄体支持的时间从排卵后1-3天内开始,直到排卵后35天左右,出现胚芽胎心搏动后可逐渐停用孕激素。
怀孕期间关注有无若腹痛、腰酸、出血等先兆流产症状,动态监测血激素水平、B超,酌情调整激素治疗,症状控制后2周可以停药,RSA患者用药至上次流产孕期后的2周,或用药至12-20周。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可治愈,高异质性,也会病情进展,但只要我们正确的认识,正规的治疗,就能顺利妊娠,生出健康可爱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