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不是热衷投资,只是担忧被社会抛弃

昨天讲投资的七个阶段时,我看到了很多读者的留言。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我就在想,你们真的是喜欢投资本身么?

又或者说,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以及为什么喜欢?

我们来回忆一件事,咱们小时候,应该都听过爸妈以及老师讲,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你才能有一份好工作,才能有社会地位。

我相信70后80后总是听过的,90后多半也是听过的,00后就不一定了,想法开始多元化了。

那么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呢?为什么家长会这么说?为什么老师会这么讲?

因为你们小时候,处于工业时代,纯粹的那种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的特征就是社会的主体人员构成,是工人。

当然,我知道你们要说咱们小时候,农民才是人口大头,是的,但是人口大头不等于社会主体。

作为农民,更多的时候是游离在社会化大生产之外的。

那么在一个纯粹的工业时代下,需要鼓励大多数人去做什么?

去做工人。

怎么鼓励?你当然要围绕工人构建一系列的价值观。

比如说有工作就意味着你有价值,工作做得好升迁了就意味着你有身份。

反正我读小学的时候,80年代的时候,肯定是这样。

有工作你有粮票你有人份,没工作的那你就是盲流。

80年代有句段子,好包子不能喂狗,好姑娘不能便宜了盲流。

所以盲流什么意思呢?是说你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了。

搁幼儿园里,就是小盆友们一起玩扮家家酒,唯独你被排斥,不带你玩,你一个人墙角蹲着去。

盲流就是那个墙角里蹲着的。

那么到了临近2000年的时候,社会的思潮其实已经开始松动了,这里面的标志性事件就是韩寒辍学。

韩寒当时讲,我可以不读大学的,我写作也可以养自己。

然后全社会群嘲,我记得当年有很多应届的大学生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表示,韩寒这种人一定会吃苦头的,自己将来肯定比他混得好。

虽然这时候,整个社会还是嘲笑韩寒的,但韩寒能成为现象,说明社会思潮在松动。

又过了些年,到了博客时代,你就会发现韩寒不再是负面形象了,笑话他的和认同他的,已经对半开了。

因为此前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者目睹过父辈们的下岗。

这多多少少对于工业时代人们认为工作是万能的观念,产生了冲击。

当然,只冲击了一部分人。

因为千禧年之后,很多人总以为我和父辈不一样,父辈之所以会下岗,因为他们去的是工厂。

而我,去的是外企

直到他们自己也经历了下岗。

与此同时,人们也渐渐看到了社会上更多的与工业时代不同的景象。

比如国内有炒房的,甚至有国际市场上,炒乱七八糟,各种莫名其妙的,自己都不认得的稀奇古怪东西的,人家也赚到了自己一辈子都赚不到的工资。

这个就对人们产生了进一步的冲击。

再后来,网红们登场了。网红这个群体,搁我小时候那个年代,那就是纯盲流。

纯的不能再纯,盲流的不能再盲流了。

但就是这样的群体,人家卖口红的时候,发出了灵魂之问,你连个口红都买不起,到底努没努力?

这是工业社会破防的一瞬间。

你一个盲流居然敢吊打我有工作的人了。

从那一刻起,几乎绝大多数人都意识到,时代真变了。

大家发现,社会观念从工作是万能的,变成了消费是万能的,从你有工作你就有身份,变成了你能负担消费,你才有身份。

也就是说,如今40岁以上的人,你们完整的经历了工业时代到消费时代的切换。

那么消费时代的特征是什么?

就是花钱。

你旅游,你购物,你住五星级酒店,你吃大餐,你晒朋友圈。

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要做这一切?

为什么你做了这一切之后,还要晒朋友圈?

答案很简单,因为工业时代下你也是这么做的。

工业时代下,你加班,抢生产,然后去领导那里领奖状,回来挂家里,朋友来参观,都得竖大拇指。

能加班说明你在咱厂里混得好,你重要嘛,全场都离不开你呀。

那么同样,消费时代下,你逛逛逛,买买买,然后晒朋友圈,就是不同时代下的奖状而已。

你能逛吃玩说明你有钱呀,你消费你提供了就业岗位呀,社会财富的流通离不开你呀,于是你在消费时代下被艳羡。

好,我们看清楚了工业时代与消费时代,那么想想看,这一切是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需要与不需要。

工业时代下,还没有那么多的自动化设备,更别提AI机器人,迫切需要农民放下锄头进工厂。

不构建一个新的价值体系,怎么改变农民呢?

那个农民说我在家里种地,自由自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不乐意进厂怎么办?

很简单,你把他晾着嘛。

小盆友们都去玩扮家家酒,就是不带你,你被晾一会儿你就受不了了。

你就哭着闹着哪怕嫁给城里的瘸子,都要参与进来,都要改变户口了。

人性如此,说穿了,人最害怕的是大家不带自己玩。

那么消费时代下也是一样的。

周一到周五,你苦哈哈的加班,坐着晚班地铁回家了,刷了一会儿手机,看到张三李四王麻子,明明是工作时间,在奢侈品店里扫货。

逛吃逛买逛玩,你艳羡不已。

为什么明明是工作日,人家可以不上班,可以玩,而且不带我呢?

你有没有一种小盆友蹲墙根的被抛弃感?

有就对了,这就是消费时代。

消费时代下,有很多工作是可以不需要人来完成的,生产出来的东西多,而卖不出去的压力大。

那就需要鼓励消费。

缺什么鼓励什么,缺劳动力,鼓励工人,缺消费者,鼓励消费。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消费时代,这才是很多人对投资产生兴趣的原因。

说穿了,不是因为你喜欢投资本身,甚至都不是因为你喜欢钱。

更甚的是,你喜欢的都未必真的是消费本身。

你只是被引导了,明白不?你只是被引导了。

工业时代下,你是那个被引导的,希望拥有一面墙奖状的人;消费时代下,你还是那个被引导的,希望成为朋友圈里最风骚的那个人。

你真正想要的,是这个,是小盆友们,请你们带我玩,我不想蹲墙角,不想做一个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的,不被需要的人。

也许我不是很喜欢旅游,但是我不希望别人晒五星级酒店的时候,我住不起。

也许我不是很喜欢美食,但是我不希望别人晒大餐的时候,我下不起馆子。

也许我并不认为那堆被包装成五花八门的商品是生活的必须,但是我不希望自己买不起,否则,我有一种被社会抛弃了的感觉。

说穿了,就是这么一种心态。

这种心态,你要正确的认识它,在这个基础上,有效的管理它。

让你抛弃它是不现实的。人是社会的动物,绝大部分小盆友都怕蹲墙角,都怕被其他孩子孤立。

你怕,我能理解,但是,你不能把这种心态代入到投资中。

俗称,投资是投资,生活是生活,把它切割开。

生活中你可以被哄着去做不同时代下的扮家家酒,投资的时候,你得保持清醒。

否则,昨天投资的七个阶段里面的第一个阶段,你都脱离不了。

绝大多数人都会卡在第一个阶段里,出不去的。

因为说到底,他们的心思不在投资上,他们只是被消费时代诱导着,想要尽快赚到钱,然后就可以和其他小盆友一起快乐的扮家家酒,就不用被孤立了。

但很遗憾,财不入急门。

你要知道,从第四个阶段开始,后面的那些人,有多少人,会利用你们的这种心态?

太多了。

俗称在金融市场里,多数认清自己的人,是不肯来帮你认清自己的,他们只会趁你认不清,啪的一刀,你就成金融消费者了。

所以说,认清自己,认清时代,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你的认知基础足够好,你也能像我昨天说的那样,从第三阶段直接起飞,完全没必要在前两个阶段里面苦海沉浮。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大多数人不是热衷投资,只是担忧被社会抛弃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