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我有需求,所以我就有钱了?
回答一个非常开脑洞的问题。
那天在改变命运的的第一个话题里面,我说,随着生产力发展突破临界点,传统的由生产来定义财富的模式,可能会改变。
比如,由需求来定义财富就是其中一种可能。
那么就有读者很兴奋,留言说:太好了,我有需求,所以我就有钱了。
……..
好吧,允许我笑一会儿,我还没缓过来。
我们来细品这个问题。
首先,在过去的传统农业社会,包括工业社会时期,生产力不充沛。
在古代,布帛这种耐储藏的商品,它本身就等于金银,就等于货币,就等于财富。
所以当财富是由生产来定义时,生产者天然拥有财富是毋庸置疑的。
此山是你开,此树是你栽,金矿既然是你挖出来的,布既然是你织出来的,财富合该由你这个生产者所有。
没毛病,对吧?
那么随着生产力的急速发展,它越过了临界点,某一天,你忽然发现,那个布,是可以无限生产的。
只要人类愿意,可以让每一只猫,每一条狗,甚至每一只蟑螂,都穿上衣服。
所以,远远超出人类需求之外的那些无人买单的布,它还是财富么?
它不是了,它就像前些年积极盖楼期间,在很多无人居住的地方,留下来的房产库存,任凭沙化,未来的几十年,再也无法兑换成流通的货币。
这就是生产力高速发展到越界之后导致的,生产不一定就等于财富,还要看什么?
看需求。
所以基于此,我那天才讲,财富也可以是需求定义的。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与生产者天然拥有生产定义的财富不同,需求者,他并不能够天然的拥有需求所定义的财富,你想过没有?
你生产出来的,这东西甭管有没有价值,是不是财富,它天然归你,是很容易被理解,被全人类达成共识的。
你说你需要,这东西就得是你的?凭什么呢?
即便这东西是无限量的,你凭什么说是你的?
我们想想看,空气对于人类来说,是不是近乎于无限量的?
我们谁为了呼吸付过费用?
空气是一个很经典的只要你需要,就敞开供应到让你满意的存在,可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声称你对空气拥有所有权吧?
而且我们要想清楚一个点。
财富这东西,它究竟是什么?
它实际上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支配权,又称时间的占用。
即便你宣称你对空气拥有产权,你能把空气打包卖给另一个人,从而让他肯为你付出时间,接受你对他的支配么?
不能。
因为他不需要通过你,他也可以呼吸到空气。
所以说,财富被需求定义,跟我有需求,我就会有钱,这之间,是无法划等号的。
你从生产者关系那里推出来的结论,只能说你too young too simple。
我所相信的未来更可能是什么样子呢?
更像一种游戏。
你把世界看作一款游戏,分为两种人,一种是游戏的创造者,维护者,一种是游戏的玩家。
前者我们可以视作有工作的,后者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失去工作的。
今天可能绝大多数人习惯了自己此生必然有工作,没工作的人是少数,未来大概率是反过来的。
有工作的人是少数,没工作的才是大多数。
没工作的在干嘛?在玩游戏。有工作的在干嘛?在维系这款游戏。
而有工作的人里面又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平台的维护者,这个平台是干嘛的?是提供基础产能的。
人类所需要的一切衣食住行的产能,都是庞大的平台所提供的。
但是这些东西不一定能卖掉,因为产能太大了,谁来卖呢?
另一部分来卖,他们负责通过创造力,把产能变得能卖出去。
上述两部分人共同维持着人类社会这个游戏,而更多的人,则是没有工作的。
这些没有工作的人,会有两种想法。
一种是放弃,甘于领取一份由前者通过精算,指定的人份,就靠这些被分配的人份,来购买前者的商品或者服务。
另一种,则是希望跻身前者,希望成为游戏的开发者团队,而非玩家本身。
听起来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似乎没有那么美好。
所谓的放弃,和脑后插管,也没啥两样。
咱们来想一件事,你就知道我这个预言的底层逻辑。
你比如稳定币,你比如所谓的线上世界。
当没有区块链技术的时候,张三想要把钱借给李四,正常的途径是什么?
是张三去银行存钱,李四去银行借钱,银行吃存贷差,是不是这样一个模式?
张三当然可以私下借钱给李四,那他就要承担风险。
你想要规避风险,就需要一个中心化的权威去背书。
我们把这件事换做买卖二手房也是一样的。
张三李四之间买卖房产,要给中介缴纳费用,要给房产交易缴纳费用,为什么?
因为人家替你们做了中心化的权威背书。
没有中介做背调,你怎么知道张三真的是房东?不缴纳房屋交易的费用,怎么证明房产已经完成了产权转移?
区块链的价值就体现在,我不需要这个中心权威,全网集体可以观看你们之间的交易。
张三如果把自己的钱,线上化,昔日线下的货币就变成了什么?
变成了稳定币。
张三如果把自己的房子,线上化,昔日线下的房屋就变成了什么?
变成了元宇宙。
而当你们在线上完成交易时,全世界都是你们的见证,于是也就不需要中心化的权威来背书。
当然,上面这只是一种极端化的技术假设。
现实中,阻力重重,因为你这么做,银行还怎么吃饭?甚至都不只是银行。
所以我那天讲,当下只是在过渡期,当下并没有完全进入下一个时期。
但通过上面这个案例,你会看到,即便进入下一个时期,张三和李四,可以去中心化的完成一切人与人之间的交易。
不还是得有一个公共的平台存在么?
就好比你假设的全球都在旁观你们的交易,那不也得是有网有电的前提下么?
这就是为啥我说,即便产能再爆棚,也一定有一部分人要去从事公共服务,这部分工作是不会消失的。
因为总得有人来维持秩序。
那么与此同时,正因为长期来看,生产力必定不断突破,产能必然从爆棚走向更爆棚,于是乎,让一部分产能能够对接到真实需求,俗称把商品卖出去,也就变成了真正创造价值的工作。
所以这两部分工作,就构成了未来主要的人类工作。
其余的你可以让AI做,让机器人做,但维持秩序要人来维持,打通需求要人来打通。
人可以借助AI,一个维持秩序的人,可以随身带着五个AI助手,五十个机器狗巡逻,维持秩序。
一个打通产能与需求的人,也可以借助AI,借助机器人来销售商品。
但你依然会发现,这里面需要人。
而你到底能不能有钱,是你被不被需要来决定的,而不是你到底有没有需求来决定的。
能理解么?
因为所谓的有钱,归根结底是说你能够支配他人。
当生产力高度发达,产能爆棚乃至过剩之后,你凭什么支配别人?
如果你不能被需要,请问,你凭什么支配别人?
是不是通了?是不是脑子里的那块坚冰,瞬间溶解了,有种畅通了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我那天在改变命运的第二个话题里,要集中讲述不变的原因。
因为你会发现,你想要成为上述这两种未来依然被需要的人,你就得掌握那些。
成才没掌握的那些,你得掌握。
说到底,成才之所以被下放回草原五班,是因为他还是不被需要嘛。
而当你被需要,你的命运,自然而然的就会随之改变。
所以,无论生产力怎么发展,被需要的人,才会有钱。
而如何成为被需要的人,就是我们那天讲的,那个并不会随着生产力突破临界点,而改变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