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出来,长公主还能活么?

我那天在改变命运的第二个话题里用成才举例,很多有小镇做题家感受的读者,纷纷留言问了一个类似的问题。

他们想知道,成才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种思维模式?

而我又是如何才能一眼看出他思维模式的漏洞,以及处处踩坑的根源?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本电影,陈思诚编剧的电影,恶意。

正好,陈思诚演过成才,我们就拿他编剧的电影来解答这个问题。

恶意的剧情很简单,就是有一个千万粉丝的自媒体大V,叫叶攀。

她几年前曾经报道过一个抗癌的女孩,以及她的妈妈,她的继父是如何不离不弃的想要治好她。

那么几年后的某一天,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个小姑娘的护士,和小姑娘一起推搡着从楼顶坠亡,从而上了热搜。

围绕这个热点,一众自媒体开始了各种猜测。

首先被人肉的是这个女护士。

她抽烟,她喝酒,她有纹身,她跳舞,她和医院的主任有婚外情,纷纷被扒出。

加上她和患者的母亲吵过架,出事前一天正好她被开除,发表过激动的言论,因此被怀疑。

说是这个护士,推小女孩,导致俩人一起坠楼。

那么接下来,保持了几天热搜,故事情节就反转了。

护士的其他患者拿出录音,证明护士平日里是个好人,她和主任所谓的婚外情,严格意义上讲,是她被骗了。

主任早已和太太分居一年之久,而且骗她说自己单身,俩人才谈恋爱。

所谓其它的不轨证据,也都是P图,子虚乌有。

那么接下来,又找到了一段监控录像,是医院ICU的。

录像里面显示,这个所谓的抗癌姑娘的好妈妈,曾经在ICU病房里,明明看到女儿的氧气管掉了,依然迟迟没有插上。

是这个护士赶到,才使得女孩幸免于难。

与此同时,这个妈妈又被曝光怀了二胎。

于是网络立刻180度转向,矛头指向这个母亲。

意思是说,她有了新孩子,还会顾及患病的那个孩子么?

更有甚者,言之凿凿的说,她怀上的这个是男孩,太子都要出来了,那长公主还能活么?

这个妈妈以及继父,还愿意支付天价的医疗费么?

更有甚者,人肉了很多视频,视频中显示这个患癌女孩的妈妈,成天在夜店酗酒,狂欢,丝毫没有悲痛的模样……

于是,这个妈妈也扛不住舆论的压力,走上天台,准备跳楼。

就这么一个故事,很简单的剧情。

当然,最终很幸运,当晚的监控找到了。

是这个患癌姑娘自己受不了长期治疗的痛苦,选择轻生,那个护士去救她,结果俩人拉扯中,一起坠楼身亡。

而这个妈妈,她所谓出没于夜店的视频,也大都是她女儿患病的早期。

她没有钱,只能去陪酒,筹钱给女儿治病。

至于那一次在ICU病房里,她犹豫了,是因为治疗时间太久,她女儿经历了太多的痛苦。

作为一个正常人,她女儿熬到极限了,她自己也熬到极限了。于是那一瞬间,她犹豫了。

她在想与其这样痛苦的没有希望,不如让女儿意外的走掉,于是那一刻,她没有及时的把氧气管插回去。

电影的内容非常发人深省。

你可以想想看,假如最后的那些视频没有找到,世人会怎么定义这个妈妈?以及她和她女儿之间的感情?

你也可以想想看,假如关于护士的那些录音以及最后坠楼的真相没有找到,世人会怎么定义这个护士?

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非常简单,就是说,网民们,只想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那部分。

俗称在互联网上,没人关心真相,大家只有情绪。

我借这个例子,就是想要告诉问这个问题的读者们。

你问我,为什么你无法一眼看清事物的本质?为什么你比成才还惨,他好歹后来能知道自己为啥掉坑里,你是身在坑中不自知。

原因就在于互联网。

绝大多数人实际上已经不会思考了,大家只会看标题和几个关键词。

看到一个女护士和男主任有婚外情,第一反应就是小三,如果再喝酒抽烟纹身,那就是渣女无疑。

看到一个癌症姑娘的妈妈怀了二胎,第一反应就是太子要出生,公主要让道,马上脑补重男轻女的画面,准备好要打女拳了。

你有没有发现互联网对网民的驯化已经到了比狗狗叼盘还要条件反射的地步?

几乎做到了只要有大V煽动上面一句,网民马上就会脑补下面一句。

那请你告诉我,这个人,他还怎么思考?

他的思考能力其实早就被阉割了,他已经被互联网数据化了,说穿了,已经变成只能提供流量的这么一个按钮。

你按他一下,他就提供流量,这就是网民的众生相。

这几天一直有读者问我,怎么看道德,怎么看商人群体的道德。

其中有个读者的留言非常有意思,他问我,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说在外有私生子,有婚外情,是什么导致我这么的洁身自好?

是人品么?是道德么?是严于律己么?

……..

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一个人的问题,往往能够窥视他的内心,窥视他的思维方式。

我举一个例子,一个做工程项目的老大哥,就是手底下带一帮兄弟的那种。

有太太,有女儿,除此之外呢,有婚外情,有非婚生子。

我现在不问你怎么看他,你想不想知道我怎么看他?

我很平淡的看他。

就是这么一句很无聊的回答。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每个人的处境是不一样的。

他做工程项目的,他手底下有着大量的干粗活的兄弟,他有着非常复杂的政商关系要处理。

有很多商人,之所以有婚外情,未必是感情,很多时候都是不得不。

俗称你不发生点什么,你怎么信任对方?

舌尖上的中国里面讲,最高级的食材往往采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采用最原始的交流方式。

有的工程项目老总,十个子公司的女的,都和他那啥,他喜欢哪个?他哪个都不喜欢,这是工作需要。

而且他的那种生意结构,你让孩子怎么接手?那里面水深得很。

你反过来看我,我是个投资人,是职业做交易的。

本质上讲,我就是个账房先生。

前者天天要喝大酒,要平衡各方面关系,要给无数兄弟们找饭辙,我需要做什么?

我不需要做什么,我可以一年都不开一次周会的。

我眼里的世界,就是个数字游戏而已。

何况,前者说不定还同时是一个大家族的族长,兄弟姐妹众多,亲戚众多,都在他手底下讨饭吃。

他不光是父亲,是丈夫,更是族长,是一大帮兄弟的头,是一堆复杂关系的节点。

我有什么亲戚?我要对谁负责?从我的高祖往下数,我这代就我一个。

那你想想看就明白,不同环境下长大的人,他的处境本身就不一样呀。

一个族长,他难道不要考虑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

一个连续几代单传的环境里长大的,除了直系亲属,还能见到谁?

而且做投资的,会和执行层发生关联么?

你什么时候见过你们公司的资方有拉着你去团建,一起交流感情喝大酒的?

他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你在他那里,只是报表里的数字。

你看懂这些细节就会发现,人是环境的产物,无所谓谁是好人,谁不是。

所以你让我来点评别人的私生活,我首先会换位思考。

假如我不是一个职业做投资的,我是一个做工程的老大哥,我是一个包工头,我成天要和各色人等应酬,那我会不会也有复杂的感情生活?

说不定会有的哦。

你看,在我的眼里没有什么对错,那只是不同环境下需要不同的人。

俗称你有多少情妇,我就有多少账户,你忙于管理你的情妇,正如我忙于管理我的账户。

我为什么要因为你情妇多就鄙视你呢?

难道你要因为我账户多而鄙视我么?

这不是一个道理么?

何况我们换个视角,这种私生活混乱的工程大哥们,往往颇具人情味,俗称他们很喜欢向全社会提供就业岗位。

因为他的赚钱方式来自于剥削,他要剥削你,他就会需要你,他需要你,才会给你工作岗位。

你反观我这种做高频交易的,我的用人思路从都是以一敌百,我们只要精英,最好是奥赛冠军。

而且能不用增加人来解决的问题,就一定不要用人。

我们只是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消灭工作岗位,而非创造。

俗称最好让算法做完一切,让人类无事可做,这才是我这类人的理想。

请你告诉我,究竟谁是好人?

答案很简单,人不是用好坏来评价的。

我讲的包工头大哥,就像我那天在改变命运里第二个话题里提到的高城,而我,就像袁朗。

只有成才这样的傻小子才会觉得从高城那里跳槽,去袁朗那里,一切都会不一样。

不,都一样。

站在成才的视角下,看着高城和袁朗截然相反,但实际上,高城能理解袁朗,袁朗也能理解高城。

而你让这俩人谁去看成才,都是个麻瓜。

成才真正要做的,不是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贴标签,用自己东宫卷大葱,西宫摊煎饼的小脑袋瓜脑补高城,脑补袁朗。

而是应该主动把自己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丢掉。

去研究不同的生意模型,那才是事情的内核。

一个人不好色一定是好人么?他也许影响市场,导致很多就业机会烟消云散。

一个人好色就一定是坏人么?他也许是个工程大哥,给了很多中年人以就业岗位。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对得起家人的老板未必对得起兄弟们,对得起兄弟们的老板未必对得起社会。

只有电影恶意里面的网民,才会吃饱了撑的忙于贴标签。

真正有上进心的人,都在琢磨,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别到头来别人家的事儿操心了一堆,自己过得很不如意,那咱图啥呢?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太子一出来,长公主还能活么?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