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都不还债,世界会怎样?
我们继续债务这个话题。
前些天,我在改变命运的第一个话题里讲了,过去的几千年以来,一直到本世纪的头十年,财富基本上都是生产定义的。
那么到了近些年,迈过了这个生产力的临界点,从此之后,产能过剩,将成为常态。
好比古代社会,人类是没有足够的产能去织布,今天,你想织多少有多少,很多产能没有释放出来,不是没生产力,是没需求。
所以在生产定义财富这个基本原则发生根本性改变之前的这段时间,就叫做过渡期。
恰好,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过渡期。
我们都知道,生产力必须被释放,这是元始原则,对着它,一切都得让步。
那么在过渡期,你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发债。
当居民部门,企业部门的债务都高企,就只能第三张表扩张,继续举债。
否则,谁来负责推动生产力这台发动机呢?
要知道,它是元始原则。
在这个举债的过程中,很多读者都有一个疑惑,那天看过改变命运的第一个话题,有很多读者留言问我。
债要怎么还?
答案很简单,小国的债要还,大国的,不要还。
这个不用还的根本原因,我那天讲过了。
今天讲点别的,我给你讲一个现实中的,正在进行的尝试。
你比如美国,它也是大国之一,它也像日本一样,走在欠债不还的路上。
那么美国做的欠债不还的尝试是什么呢?
就是稳定币。
我们要知道,美债有长债,短债,长债比如十年期,短债比如三个月。
什么叫美债危机呢?
就是说那个长债,它不好卖,你担心你买了十年期的美债,到时候,美国还不上。
这中间万一出现因为担心美国还不上而导致的美债价格下跌,就得不偿失了。
但是短债还是很好卖的,你比如巴菲特持有的天量现金就是短债。
短债为什么好卖?因为时间短嘛,甭管美债自身的价格怎么波动,我大不了拿足三个月就是了。
三个月后,我总归是能够得到美元本金+利息的。
俗称你让我等三个月,我有信心,你让我等十年,我没有信心。
那么面对美债危机,美国想过的解决方案就两种。
一种就是流传的海湖庄园协议,以关税大棒为胁迫,要求各国把手里持有的十年期美元长债置换成百年期。
这就是耍流氓。
这种硬耍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别说其他大国忍不了,只怕小国也忍不了。
所以阴谋是行不通的,那还有什么办法呢?
阴谋不行阳谋上。
阳谋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借短还长。
我发行十年的美债,市场不接受,那我就发行三个月的嘛。
大不了,三个月后,我再发行一次,三个月后,我再发行一次。
就问你服不服?
美国当下就是这么干的,它就是笃定,市场哪怕对我没有十年的信心,三个月的信心总归是有的。
那这个游戏就可以像俄罗斯套娃,无限套。
要知道,这是明发,还可以怎么发?还可以暗发。
所谓暗发,就是发行稳定币,个人与企业之间用稳定币交易,而发行稳定币的机构,要求一比一的购入短期美债。
所以当你使用稳定币的时候,你等于已经不知不觉的购入了短期美债。
are you ok?
就问你服不服。
那么实际上,用这种模式就可以扩大短期美债的发行规模。
因为你想一想,最初美债发行是干嘛?是美国向市场募集资金,是这个用意对吧?
那美债的发行规模的上限就是大家对美国到底能不能还得起债务的信心决定的。
而假如某一天,稳定币大行其道,那美债发行的上限是什么?
实际上变成了全球稳定币交易的规模到底有多大,你交易的规模有多大,美债的上限就可以有多大。
你要知道过去的方式实际上是什么?
是美国在指望着那些全球对美贸易顺差的国家,比如日本的之类的,买入美债。
你赚了美国的钱,然后去买美债,美元又回流美国金融市场,完成闭环。
那么渐渐的,美国扛不住了,如果美债给的利息低,就没有人来买,利息给的高,怎生撑得久?
何况长期对外保持贸易逆差,终归不是个事儿,尤其金发的这位,他还想着说通过加关税的方式,减少贸易逆差。
那么我们来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个常识。
假如美国当真如愿以偿,可以达成贸易平衡,请问,别的国家没有贸易顺差,拿什么去购买美债?
别忘了,人家可是通过贸易顺差累积的美元,才能购买你的美债。
所以你想想看,金发的那位,如果真的达成了贸易平衡,那你等于给美债市场釜底抽薪,你把美债最大的海外买家群体都给抽没了。
可是我们想想看,假如稳定币大行其道,当真可以取代现有的货币,或者都不用那么夸张,只要能占据现有货币交易的半壁江山,将会是什么场景?
很简单,有很多使用稳定币的国家,尤其是小国,它等于被动的买入了短期美债。
因为你使用稳定币,你就等于在使用美债。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债的利息就可以降到很低,低到只要能够让这些发行稳定币的机构,维持自己的开支就行了。
因为稳定币的使用者群体,他们可是拿不到利息的哦,凭什么让你们这些发行稳定币的机构,长期套利呢?
这么做,是不是大大降低了美债的成本?
当然是,你利息低,潜在使用的场景又大。
而且,他为什么要起个名字叫稳定呢?就是冲很多小国去的。
那些小国的货币没有信用背书,本来就不够稳定,美国此举就是希望逐渐用稳定币,来吞噬各个小国的货币。
等这些小国的商人,百姓都用稳定币,他们实际上等于都在使用短期美债,而他们本国的货币,也就烟消云散了。
我们前面分析过,当短期美债的使用量足够大的时候,美债市场实际上就是可以这么3个月3个月的倒腾下去。
只要短期美债有应用市场,美国就是可以这么逐步的扩大债务发行规模,让自己的债务永续。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阳谋。
但是,就当下而言,这一切还都只是构想,跟元宇宙一样遥远的构想。
因为当下稳定币的交易规模是很小的,这么点交易量,对美债市场根本起不到作用。
问题是,假如有一天,伴随着发展,人类已经全面进入线上世界,到时候如果大部分交易都采用稳定币。
那稳定币的交易规模就会变成全球货币交易规模那么大,那可是无比的庞大。
这就是一个经典的阳谋,不知不觉,你对美债的担忧消失了,它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近乎于没有上限的,锚定了金融交易规模的存在。
当然,这一切在当下并不存在,稳定币的交易规模也没有那么大,全球也没有完全进入线上时代。
但是,这个阳谋从设定之处,它的目标,就是这个。
这个新模式一举打破了过去的模式。
所以,其他的大国,比如日本,欧洲,等等,必然会跟进。
跟进干嘛?照猫画虎,同样去争夺小国的货币交易场景,为什么?为了自己的债务也能玩俄罗斯套娃的模式。
而当所有的大国都这么跟进的时候,我那天在改变命运的第一个话题里讲到的新的时期就到来了。
你会发现大家都在举债,而且最后,都变成了俄罗斯套娃。
这个债务需要还么?其实是不需要的。因为债务实际上潜伏在货币使用场景的下面。
换言之,重点就变了,变成什么?变成节奏。
如果你玩太快,割韭菜太狠,好比某个大国的稳定币不稳定了,那你就玩脱了。
但只要把握好节奏,俗称稳定币的使用场景扩充到多大,你债务就将将好跟随到多大,那你几乎可以做到永续发债。
到这个时期,你再回头看,你就会发现你当下所有的对金融,对货币,对很多问题的认知都被颠覆了。
这就是我那天说的,届时,财富不再主要是由生产来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