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看都是问题,微观看都是机会
那天讲分配与债务的周期律,通过留言的读者,我明显发现人是分层的。
至少也分成两大类。
一类读者是看宏观,想宏观,一类读者是看宏观,想微观。
有时候咋说呢,你通过宏观的角度看,哪儿哪儿都是问题,但是你切入到微观的视角,问题本身就是机会。
好比你是个打工人,你想过没有,你这个岗位之所以产生,之所以能存在,不就是源自一个问题么?
当年如果不是因为有问题要解决,企业为什么要雇人?又怎么会设置这个岗位呢?
我们来回顾一下,你回忆下昔日女装一条街还在盛行的时候,还处在新生儿阶段的互联网购物是不是有很多问题?
是有很多问题,网购的质量问题,付款的信任问题,商家的声誉问题,消费者的权益问题。
但是咱们换个视角,网购的商业价值,是不是明摆着的?
当然明摆着。
互联网购物砍掉了所有的中间商,干掉了这么多中间环节的利润,意味着,它的价格,非常有竞争力。
从宏观的角度,这当然是问题,本来该这么多人赚的钱,十多年后,逐渐被平台和头部电商赚了,会引起整个消费力的不足。
这本身也是我那天提到的生产力与消费力不同步的症状之一。
但是,我就问你一个问题,在十多年后的弊病暴露出来之前,在发展的早期,是不是造富了?
是不是缔造了很多电商商家的财富神话?
当然是。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宏观问题不等于微观就不是机会。
零几年的时候,我就听网上的人成天骂网购这个行业。
骂的对不对?当然对,但是骂的过程中,耽误不耽误这是一拨人发财的机会?
不耽误的。
关键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你自己怎么定位自己。
你到底是操心全社会的上帝呢?还是一个要把握具体商机的个体呢?
其实你把目光拉到今天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去看问题,机器人有很多问题,比如AI有大量的网络上的虚拟数据可供训练,而机器人则需要实体环境,于是训练数据不够,研发进度比AI慢。
这就跟当年的互联网电商一样,问题是存在的,可是前景也是存在的。
我训练一个蓝领工人去拧螺丝,去搬箱子,去分拣物品,他会了,是不是等于全厂人都会了?当然不是。
下一个工人我还得训练,他老了,年轻人进来了,师傅传帮带,还得训练。
而且最后你会发现人是分层的,八级钳工就那么多,不是人人都能练成的。
但机器人不一样,一旦一个机器人成为六级钳工,一瞬间,所有机器人就都六级,一旦一个机器人成为八级钳工,一瞬间,所有机器人都八级。
而且是永远,从此之后,八级起步。
所以只要你的脑袋不是榆木,你都能想明白,这仅仅是个时间问题。
目前各个大厂搭建的实体训练环境下,只要有一台机器人突破了,所有机器人就都突破了。
当机器人突破的那一瞬间,就跟当年电商支付宝诞生的一刹那是一样的。
平台搭好了,支付打通了,电商就有条件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机器人的门槛越过去了,各行各业,尤其是大量用到人力的行业,就都可以重组。
如果说所谓的电商就是实体商家把店铺搬到网络上再做一遍,那么机器人就是实体服务业用机器,把自己的员工替换,再做一遍。
你注意,我从来没有否认过,这个过程中,会进一步拉大生产力与消费力不匹配的问题。
这个词儿本就是我创造的,我自己那天分析三阶段分析的。
我想讲的是,这是更久远的问题,是机器人突破临界点再往后推10年的问题。
那么请问,机器人突破临界点之后的十年内,是不是赚钱的机会?
当然是。
谁先一步,把自己的员工替换成机器人,谁就是昔日的早期电商。
宏观的问题,不等于不是微观的机会,未来的问题,不等于不是当下的机会。
所有人都把员工换成机器人,的确会导致整个市场消费力的下降,导致谁都没钱赚。
但这不意味着早期先一步把员工换成机器人的那个吃螃蟹的商家,他也没钱赚。
电商这个游戏连续打十几年,打到最后,就是大家都没钱赚,因为所有中间环节都去掉了,消费者都找不到工作,他拿什么消费?
但是,这不意味着这之前的十几年,早期的玩家也没钱赚,明白不?
因为这是个过程,中间商是逐步被干掉的,又不是一天,又不是一年。
谁先下手,谁盆满钵满,谁后下手,谁一无所有。
将来机器人这一波,也是一样的,那个先下手的老板,他一定是有好处拿的,而且好处能拿五六年以上呢。
人家还在用人的时候,你用机器人,你有成本优势呀,就像早期电商赚谁的钱?
你赚的实际上是实体商的钱。
那么同样,早期用机器人的商家,他赚的就是那些继续用人工的商家的钱。
等多年后,大家都卷成机器人了,也许都没钱可赚,可是你别忘了,这中间的十年时间差,你赚的盆满钵满了。
而且,我再说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宏观的问题,不仅仅是微观的机会,而且更多时候,真等宏观问题爆发了,也是大家一起买单。
而不会是谁捣鼓的问题,谁买单。
我知道你听起来很气愤,但从来都是这样。
我那天在分析分配与债务的时候,已经清晰的给你看到了路径。
分配从来都是少数人的分配,而债务,从来都是被迫一起扛。
俗称赚钱的时候,是谁先搞电商,谁先搞机器人谁捞,一旦生产力与消费力脱节,最后只能所有人一起举债,去弥补这个逐渐拉大的差值。
这就是华尔街当初在08年时的名言,问题也许是我们华尔街搞出来的问题,但对不起,华尔街有黄金降落伞,最后这个问题的买单,是要全球一起的。
所以我说,当你看懂了分配与债务的周期律,你就会发现,地球其实是条船。
搞成啥样,都得大家一起扛,但是谁先搞事情,谁个人是有好处拿的。
明白这意思么?好处是你个人的,问题是大家的。
所以当你站宏观,哪儿哪儿都是问题 ,当你站微观,哪儿哪儿都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