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着板车拉着独生女儿卖豆浆的故事,是一个阳谋
我刚刚拿郭德纲开了个玩笑,我说假如郭德纲不是说相声的,他是个卖豆浆的。
在这样一个产能过剩,产能甚至都快变成公共平台的年代,如何让孩子继承客户?
答案很简单,你想要继承客户,你只能写个新故事。
而这个新故事最好的写法是什么?是老父亲把你扶上马,送一程,在生前安排好交接班?
并不是,那样你只会随着老故事一起沉没,就像无数旧品牌的命运。
最好的方式就是创作一个新故事,而且这个新故事得起到一个作用。
曾经多爱老故事的人,在老父亲走后,就得有多恨老故事,并且多同情新故事,这样,客户才能随之迁移,于是也就完成了继承。
刚刚些读者惊叹,你是怎么看明白的?
那我现在就来回答你们,看明白这一切,什么都不需要,只需要有常识。
你翻开历史,李世民临终前,将李勣罢官免职,然后叮嘱儿子李治,你登基后,要将他重新启用,高官厚禄。
这就是一个非常标准的继承套路。
李世民想要让李治继承自己的下属李勣,请你告诉我,怎么继承?
去给李勣交待下,你要好好对我儿子李治?
要明白天底下不是所有人都叫诸葛亮,你这么继承是很难继承的,因为你李世民和李勣出生入死,有过太多共同的交情。李治有么?
没有,你就得创造。
你得在自己临死前,亲手毁了你和李勣的交情,让他对你由爱转恨。
他被罢官的那一刻会很委屈,我曾经这样对你,你却这样对我,你对得起我粉了你这么多年么?我的爱豆李老二!
这个时候,李治把李勣扶起来,把他失去的还给他,再给他更多。
李勣就会很感动,你看,原来还是李治懂我。
于是,这个下属关系就完成了最好的交接班。
我们把这个古代的例子挪到郭德纲身上也是一样的。
好比我是郭德纲的粉丝,郭德纲有办法让我粉郭麒麟么?
没有,主动权在我身上。
李勣和李世民有交集,所以才成了粉丝,我听郭德纲的相声习惯了,所以才成了粉丝。
我知道你郭麒麟是谁呀,凭什么我要粉你呢?
如果郭德纲再宠儿子,我就更没理由粉郭麒麟了,你过的很好,你有郭德纲这么个爹疼你,还不够幸福么?
还缺我这个粉丝来替你爹疼你,爱你?
但如果不宠呢?
如果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有了后妈,就有了弟弟,就被教育着吃饭蹲墙角,给师兄们让座。
我会怎么想?
这孩子,真不容易。
他是失去了郭德纲这一个爹疼爱,可是他也许会收获千千万万个粉丝来弥补。
何况是不是真的失去了爹的疼爱,那也不过是个故事,全看你怎么说。
就像李世民和李治之间,父子难道不可以联手演一场戏么?
那么我们让郭德纲换个角色,他不去说相声,他去卖豆浆。
豆浆谁不能卖?豆浆谁都能卖,这个世界不差产能。
如果郭德纲的闺女只是豆浆公主,那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的落伍在所难免。
可如果郭德纲的闺女,也像郭麒麟一样,受过很多委屈呢?
那是不是一个新的故事诞生了?
一个备受委屈的长女,一个受伤于重男轻女的长女,这个故事,会打动很多人的。
也许我昨天是因为郭德纲托着板车,载着独生女儿卖豆浆的故事,爱上了这家豆浆。
那我今天就可能因为我被郭德纲给骗了,我同情他的女儿,同情这孩子的不容易,而再次爱上她的豆浆。
看懂了么?从他的豆浆,到她的豆浆。
老故事到新故事,完成了转移。
请问,我讲的这俩故事,郭德纲父子,郭德纲父女的故事,你没听过么?
你早就听过,你读中学时,在课堂上,在李世民,李勣,李治那一课上就已经听过了。
你不是没学过,你只是没学会。
你的没学会不是打今天起才发生,而是打中小学时代,天天在发生,are you ok?
是不是被我说的老心,扎铁了?
所以我那天在改变命运的前两个话题里,先写了巨变,再写了不变。
我就是想要提醒诸位,你不要觉得你身上差的是那个对巨变的了解,你不差这个。
你差的是自身的不变部分,你没有掌握,俗称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
我前段时间用2015年上海的房价比黄金,2016年杭州的房价比白银,我把补涨效应这件事,讲的够清楚了吧?
绝大部分读者都看过,我一提你都能想起来,那么有多少读者,抓住了这一轮白银的补涨效应,抓住了这种确定性的投资机呢?
只怕是寥寥无几吧?
为什么看了做不到?为什么自觉看懂了依然做不到?
因为你并没有改变自己,你并没有掌握那个不变的东西。
那个不变的东西,就像因果一样,凡人畏果,菩萨畏因。
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重点既不在于因,也不在于果,在于什么?
在于因与果之间的那根纽带。
当你看懂了因与果之间的那根纽带,天底下所有的因果你都会提前看清。
不仅能看清,而且能做到。
这就是我那天第二个话题里给你讲不变的东西,抓住那个不变的东西,你就有了可能,改变命运的可能。
当变的东西,像风一样吹到你,你就可能随风起,你的命运就改变了。
否则,风再怎么吹,也吹不动你。给你机会,你也不会中用的,而你的时间,却在一天天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