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弄懂庄家的思路先

我们继续昨天的楼市地王话题。

去年我针对某强二线置换房子的读者小两口,她们最后那新房好像是700多个吧,我连续写了好几篇,很多读者印象深刻 。

继续这个话题,昨天有很多去年看了那几篇的读者纷纷留言问,为啥不可以追?

我给大家讲一个常识,你知道金融市场里坐庄是怎么坐么?

1、机构选择一个与自身资金匹配的标的物。

就是说你的资金要足够控盘,如果你选的标的物太大,你资金控不了局面,那设计好的套路也白搭。

2、背调,该行业三年内无重大隐患,别找个落后产能的;该企业三年内无重大隐患,别回头董事长不检点,高管成天放幺蛾子,或者产品线有重大问题。

3、预砸盘。

就是砸砸看,看看当下的筹码到底是在别的机构手里,在大户手里,还是在散户手里。

一旦调查出来是前两者,就只能放弃,如果是后者。

4、开砸。

砸盘不是个技术活,是个耐心活,一轮急砸,韭菜以为到底了,继续,再以为到底了,再继续。

砸它个两三年没毛病。

砸盘不是以价格为目标的,是以时间为目的,砸到你拿不住为止,砸到你出货为止,砸到成交冷清了为止。

没有几个散户能熬三年的,绝大多数人在反复砸,反复横的过程中都会交出筹码。

你说你头铁你不割,那是不可能的。

我那天在财富底层逻辑9个话题里面第8个话题专门写了一个抄底案例。

很多人不理解为啥是分三段狙击中间还有止损位,其实你哪怕没当过庄,你旁观过庄家的操盘手法你也不会问出这么二的问题。

庄砸盘的方式很简单,第一轮砸盘,3成的人已经跪了,其余的在试图加仓。

你喜欢加对吧?那就做个反弹,让你追,然后砸第二轮。

又有3成的人跪了。

还玩么?还玩就继续,再来个反弹,再砸,一次比一次深,最后的4成散户,能剩多少?剩2成?

你这2成人亏了7,80%了还不割是吧?

可以呀,我晾你三年,这三年里这家公司的高管放出来的只有利空,都是安排好的,天天精神折磨你。

回到家里,这么巨大,且持久的浮亏,你老婆也会给你压力,你丈母娘也会给你压力。

三年后你能不跪?用不了三年,一两年就跪了。

就算到最后,还有几个不跪的,等拉抬阶段,刚一回本,他们也就卖掉了。

他们受折磨的时间太久,精神早已崩溃,一旦回本,根本就没有能力再继续持仓的。

所以你回过头去看那天在财富底层逻辑9个话题里面第8个话题,为啥我给出的抄底方案和你想象的不一样?因为我要规避上面的种种情况。

5、拉抬。

这个过程非常快,就是要让你上不了车。如果反应快,跟上车的人太多,那就震荡,把他们踢下去。

最后才是高位出货,完成一轮。

你去看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前,美国的股市都是散户为主的,散户比例比我们今天都高。

美股涨了百年,散户挣钱了么?没有。为什么没有?

因为你拿不住的。

低位的时候,你一定会被洗出去,高位的时候,你一定会被忽悠着接盘。

巴菲特挣钱的时候美股的散户们并不挣钱。

美股的散户逐渐退出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集中大规模退出是本世纪的事情了。

所以最后才形成了美股以机构为主的局面,散户不玩了。

因为真的是被割了几代人,割出记忆了,认怂了,真的认怂了,于是美股的散户们,最后都去买指数了。

也就是说美股涨了100年,但散户们,实际上只能挣最后20年的钱。

金融常识讲完了,我们回到昨天读者们问的,去年的例子。

我去年为啥笃定那个读者买房零风险?因为她是两核半,核心城市,次核心地段,高品质改善。

而且她是摇号的,是有倒挂的,我看过了,她给的那个楼盘片区,如果破发,那个城市就完了。

因为我当时看了下那个城市的地,她那个区域如果破发,周围的地都卖不动了,而那个城市就指望那些地,那城市还咋运营?

所以硬拉也会拉起来,因为她的位置不保,等于卖地不保,再远处的二手房就不一定涨了,但是她去年买的位置,肯定会被拉。

你对比前面的这个金融常识案例,就好比庄家怎么砸盘,都是为了吸筹,不会说砸盘是为了把市场砸没了。

真把市场砸没了,以后还怎么吃饭呢?金融从业者,都去睡大街么?

那运营城市,不是同样的道理么?想想看人性嘛,就这么简单。

好比你在庄家生死线附近拿着基本面非常好的公司,你且由着它去洗。

爱洗洗,和你毛关系都没有,洗洗更健康。

但是到了今年,那个读者发现她买的房子,周围二手房都跳涨了,急吼吼的往上涨。

她要追加仓位, 要再来一套,那我可就没数了。

在生死线附近的时候,我非常有数,所以去年我回答这位读者时,连着几篇文章,用词都是非常奔放的。

放心,大胆,没可能跌破你买的位置,都这种措辞。

可涨上去了,你要追,那我不知道的,也许你会赚,也许你会赔。

没有确定性了。

你第一套赚的钱有可能就因为你追高加仓第二套,结果赔了。

所以不要想当然,你非要想当然,你和美股前80年里的那些被玩弄的韭菜们,就没啥区别了。

因为你没有策略,没有纪律,你完全就是在战场上瞎晃悠,还是凭情绪瞎晃悠。

我那天在财富底层逻辑九个话题里的第八个,专门写了一个点位,仓位,风险管理都非常明确的示范案例。

结果好几个读者留言,有不同想法,这那那这的,一个比一个能得不行。

我看了不由得想起西游记里的内容。

悟空用金箍棒给唐僧画了个圈子,嘱咐他,你就老老实实待在里面。

唐僧非要跳出来,那,你问我干啥呢?

唐长老你这么能,自己去降妖吧。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拜托,弄懂庄家的思路先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