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下跪求人?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日本打工?

那天讲比跳槽,转行,深造,更有效的七个步骤时,有读者留言问我这么一个问题。

他说他听到很多报道,日本因为少子老龄化多年,企业招不到年轻人,现在都开始下跪求应届生了。

那么他就想,如果带着我那天讲的七个步骤,又跑去日本这个急缺年轻人的就业市场,岂非是大杀四方?

…….

我们来看看你这个问题。

首先,中日之间虽然同源,但还是有文化差异的。

日本人的鞠躬,你可以认为就等于我们的口头禅,吃了么?

我们说吃了么,就是客套,没别的意思,外国人听了还误以为你要请他吃饭,压根儿没这事儿。

这就跟赶明儿,改天一样,都是遥遥无期的。

所以你不要觉得他对你鞠躬就很尊重。

那么同样,日本人下跪,就类似于我们的点头致意。

你在日本店里购物,小姐姐要么下跪,要么下蹲,她仰视你,你千万别误会,没别的意思。

这就是职业习惯,双方的文化差别。

你第一次见,受宠若惊,还以为别人对你如何高看一眼,其实都一样的,是个客人,谁来都一样。

所以你不要看日本企业有没有下跪招聘,这没多大意义,你要看到底给多少钱。

如果还是30岁30万日元,40岁40万日元的年功序列慢慢涨,那这个诚意就很有限。

你想想看,如果你大学毕业头十年,月薪都只有一万块出头,在东京这样的地方,你的生活体验能好到哪儿去?

就算房价比上海便宜,问题是,其他地方都贵呀,食物贵,服务费贵,交通贵,房租贵。

东京挣钱,东京花,你攒不下钱带回家的。

何况你入职前享受HR的下跪服务,那你入职后,作为职员,是不是得一起跪呢?

人家拉着你,来来来,一起跪,你能说不?说不,那所有人都说你不合群,在一个非常重视合群的日本,你怎么混?

即便你说你愿意融入,你甚至可以去理一个日本头,说话的腔调尽量模拟当地人。

每每下班后,就拉着同事们一起团建,去居酒屋增进感情。

请问,你觉得到了30多岁升课长的时候,是你更有希望呢,还是小新的爸爸那种日本土著更有希望呢?

说到底,你终归是个外国人。

即便你归化了,作为第一代,作为没有出生在日本的归化者,人家还是不太可能拿你当自己人的。

好,我们想想看,一个月一万多点,在东京,长期不得升迁,老家又是内地过去的。

你觉得,日本女孩有多大概率会爱上你?

人都是有羡强心态的,听说你打美国这种发达国家来的,下意识就给你定了一个年入百万的标签;听说你打发展中国家来的,下意识就给你定了一个年入十万的标签。

即便你娶了日本姑娘,婚后她大概率还是始终会这么看待你的出身。

毕竟你不是内地去的土豪,你只是个在日本打工,靠一万多块工资过活的工薪族。

所以你可以看到,整件事绕来绕去,都绕不开一个点。

就是身为工薪族的苦恼。

我们想要研究工薪族的苦恼,就要研究工资的结构组成。

俗称,工资,是怎么来的。

我们想象一个例子,比如一个业主,他要给房顶周围,给屋檐下面,做铝合金天沟水槽。

通常情况下,项目的报价是料费:人工费,1:1。

就是说,假如材料3000块,那么人工费也3000块。

需要做多久?两个人需要做一天,也许5,6个小时,算上路上的时间,8小时工作制。

那么老板会给这两个工人发多少钱的工资呢?1000块,每人每天500,老板自己赚2000。

也就是说,这个项目里面3000是材料成本,1000是两个人日的人工费,2000是老板的利润。

那么咱们假设,有一个工人通过以往的项目认识了业主,他单独给业主报价,你觉得会是多少?

答案很简单,也是6000块,材料3000,人共3000。

也就是说,他从日薪500,提高到了日薪1500,他工作两天就可以赚到这3000块。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逻辑。

工人不会因为私自接单,就把整个项目报价从6000压缩到4000,不会的。

当他选择接单的那一刻,他实际上就是老板+工人的身份,那么他的日薪翻三倍,有什么奇怪。

我们举的这个非标准项目的蓝领工作当中的例子就是告诉你,钱是打哪儿来的。

假如这个工人,他没有办法对接客户,那么即便他所在的行业有利润,他自己也拿不到这部分。

他还是领着日薪500,被老板支使来,支使去,就这么简单。

所以你一定要想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你所在的环境下,有没有可能堵住你的这种类似于获取更完整商业模型的工作资源?

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那天讲的七个步骤,从头到尾都是希望围绕你,打造一整套的资源体系。

你可以给别人打工,没问题的,但是,通过那七个步骤,你与你老板之间的关系,慢慢的就变得像南海观音与灵山如来之间的关系了。

观音是如来的打工人,但是观音已经有了围绕自己的一整套南海珞珈山资源体系。

这才是重点。

如果这条路被堵死了,那么对不起,你一辈子都变成螺丝钉了。

那我们想想看,一个国人,作为第一代,来到日本这样一个环境,他们会怎么看你?

他们愿意把你当作一个劳动力,如果你是体力劳动者;他们也愿意把你当作一个技术人员,如果你是个脑力劳动者。

唯独不愿意真正打心底接纳你。

那你的身份就尴尬了,你等于变成了工具人,而非人。

再好的工具人,你也拿不到溢价,博士可以比硕士贵,硕士可以比本科贵。

但是你想想,日薪从500到600到700,你有什么实质性的财务状况的改变么?

并没有。

当你日薪500时,老板把你的劳动力给客户报价时,实际上是1500,当你日薪700时,老板把你的劳动力给客户报价时,实际上是2100。

也就是说,你只有能够和客户单独完成劳动力的出售,你才能迅速翻三倍。

否则,哪怕仅仅是维修铝合金门窗这么简单到近乎于没有门槛的小商小贩的商业模式,也可以把你阻挡在主要利润来源之外。

所以你回想下,那七步的确是可以让人从很低的位置爬上去,甚至修成灵山高层。

但是,前提是你内心深处对我没有偏见。

如果你对我的肤色,对我的母语,对我的文化,对那些我与生俱来,根本不可能改变的方面有偏见。

那偏见就是人们心中的大山,这种不利因素,远比什么老龄化下跪求人的有利因素,要大得多。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日本企业下跪求人?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日本打工?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