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卡里天文数字,有人卡里干干净净

昨天在分配与债务的经济周期律一文中,好几个读者不约而同的问了同一个词儿。

源自一本小说,就是刘慈欣提出的终产者。他们想问我,怎么看?

我对此没啥看法,或者说,刘慈欣的构想,更多时候是一个脑洞。

我昨天的分析,哪怕到了生产力的第三阶段,你都要明白,这始终停留在经济这一个类别里。

但人类社会,经济只是一个科目。

明白我这意思么?经济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所以我更相信顶层通胀,底层通缩,简单说就是张三户头比李四大得多的多,但张三的财富更体现在估值上。

也就说,张三可以很有钱,但不能去买李四的必需品,好比粮食之类的。

从经济上讲,估值体系和价值体系分开了。

李四相对于张三很穷这是真的,但李四脱离张三,他也不会饿肚子。

这个过程就叫顶层通胀,底层通缩,张三的财富还在快速攀升,差距还在拉大,李四感受不到物价的上升,因为基础的米价不会涨。

我更相信这个。

这就是为啥我从来不反对躺平,你想放弃就放弃,随你。

我昨天在第一个话题结尾处,讲了很多躺平的建议。

我能这么说就说明我相信低档馒头是管够的,所以我第二部分提到的安全感,是基于你不甘心的前提下。

你不甘心一辈子吃低档馒头,那咱们才有继续讨论的必要。

如果你说低档馒头我就很满意,我就甘心了,那直接躺,都不用想的。

你说有些人,他不满意,也能理解,毕竟来都来了。

你把人生看作游戏,其实就这么点事儿,来都来了。

很多事儿没那么复杂,地球就是一款游戏,没那么严重,什么成功啦,失败啦之类的,没有。

无非个人的游戏体验不一样。

哪怕我们站在放弃游戏的角度看,都有两种。

一种是佛陀还没有成为佛陀,还是王子的时候。

作为王子的佛陀,他留恋世间么?他已经不留恋了,为什么?

很简单,腻了嘛。

一款游戏,如果所有的环节都对你解锁了,无尽的美食美女,直到你再也没有新鲜感。

请问,此时此刻的你,想不想换个游戏?

当然想,这就是他的心态,他还没成佛,他的哲学思辨还没达到后来高度之前,他已经腻味了。

反之,假如你是佛陀的老乡,是迦毗罗卫国,也就是如今尼泊尔的底层。

人生这款游戏你啥都没解锁过,你甚至上一次吃到白面馍都是十年前的某个节日。

那当下你最想要什么?就是想咬一口馍嘛,吃饱了说不定还想女人呢,有了女人说不定还想美女呢。

正常,都正常。

这就是为啥佛学和佛教的传播基础是不一样的。

你跟后者传播佛学是传播不下去的,后者只想磕个头,许个愿就能吃到白面馍。

因为对他来说,这个就不虚此生了,而前者,早就山珍海味吃吐了,他才会想要什么大解脱,大自在。

所以如果都不再留恋世间,理由也不一样的。

前者是解锁了一切,腻了,后者是始终都无法突破新手村,破罐子破摔了,人生这个游戏干脆弃坑了。

你把我打的这个比方,影射到今天,就好比两个人。

同样是工作,有人很年轻就做领导了,有人一直在基层做码农。

前者出差,是去对方企业,和领导们交流,确定需求,中午吃大餐,晚上边看歌舞表演,边觥筹交错。

第二天,来都来了,被招待,顺便看下当地的美景,再和客户私下交流点业内消息,晚上打道回府。

而他指派去的那个基层码农,吃个加班餐,就得开始调代码,到了晚上继续吃盒饭,夜里还得加班调试。

一周不能解决问题,周末继续,第二周继续,很可能一个月都见不了媳妇见不了娃。

我不是说前者不累,大家都累,但是工作感受是不同的。

前者就像在指挥中心,派了很多小白鼠去探路,汇总信息,自己处理。

他有全局观,他站在信息高地,他有成就感,他的酬劳也多,前途也光明。

后者作为小白鼠,真正的痛苦在于都弄不清自己在干嘛。

你知不知道领导派的当下的这个具体的活儿,最终是为了干嘛?用在哪儿?

你不知道。

这就是为啥基层很容易疲,人很容易废掉。

我们过去有句老话:一个人年轻时不能快速升迁,基本上就升迁无望了。

因为基层的那个工作,会把你很快就磨平,你再也燃不起一丝勇气。

因为你吃的也不好,住的也不好,用的也不好,也看不到工作意义,甚至看不到工作全貌,那怎么可能看到人生希望呢?

久而久之,人必然疲,疲了就会在竞争中更加落败,俗称你被上头归为骡子序列,而不是有希望晋升的千里马序列。

这就是为啥我昨天强调说勇气要和商业社会结合。

商业社会是为了让你拿到信息,勇气是为了让你有回报,拿到信息,有回报,有回报,拿到信息,这就构成了良性循环。

你就升上去了,你的精神面貌自然会好,你的勇气也就被保护住了。

否则你很快就像闰土一样,老掉了,疲掉了,废掉了。

你坚持不下去的,你会觉得自己是拿命换工资,你觉得自己啥也没吃过,没见过,没玩过,你更加不甘心。

而只有突破了,你才能在工作的同时,吃过,玩过,见过,越玩越上瘾,越玩越兴高采烈。

而且这个过程是加速的,我昨天分析过,为什么到了生产力三阶段,会大量地淘汰中间商。

这个过程其实早在互联网时代就开始了,互联网之前的实体商家有很多中间环节的。

也就意味着,这个商业模式下,中间所有人都能赚到钱。

但你看互联网,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对接了,没中间环节,大量的昔日从事中间环节工作的人,根本不被需要。

而这个时候,如果你长期停留在基层,你早就被抹平,疲态尽显,那再叠加去中间化的历史进程。你自然而然就OUT了。

这就是昨天我分析财务黑洞时说的,无用之人就这么形成的,超人也是这么形成的。

所以如果你还想玩,你没得选,俗称没有中间层了,你要么快速的把自己的勇气和商业逻辑结合起来,去进入到通胀的那部分世界里去。

要么,那你就只能停留在通缩。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有人卡里天文数字,有人卡里干干净净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