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发钱与等待加薪之间,最后等来了消费贷?

有读者援引网上的段子,说是在等待发钱与等待加薪之间,最后等来了消费贷。

言外之意,我差的是贷款的资格么?我差的分明是收入啊。

发钱这件事我去年十月份就给读者们测算过,我说按人头发钱这件事在经济上意义重大,对各位读者来讲,没有意义。

你自己去核算数据,会发现平摊下去每人每天不会超过6块钱,我们的读者都比较有钱,每天请你多停一小时车,你觉得有意义么?

而且这还是平摊,现实中真正针对的对象里面,很可能没有你。

我那天聊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时候分析过,高储蓄的是拥有80%存款的那2%,而高储蓄率的恰恰是农民工群体。

高储蓄很容易理解,你有一千万存款,但只是你一个季度的收入,这个叫做高储蓄低储蓄率。

有个农民工有10万的存款,相当于他一整年的收入,这个叫低储蓄高储蓄率。

上述两种人都是有消费潜力的。

前者可以去买三核房产。

你最近看到核心城市核心板块纷纷拍出地王,而且都是高端改善楼盘,就是针对这批人。

后者可以拉动消费,比如换个国产新能源车,当然不是几十万那种,是几万块那种。

后者存了十万块钱,他明明有能力消费,但是不消费,不是因为他对美好生活没有向往。

而是因为他看到他的爸爸退休金只有100多块,他忧虑未来所以才会挣十万存十万。

所以真正的按人头发钱,通常都会针对两个群体。

一个是农民工的爸爸们,能不能从100多提升到300多?

他手里的活钱多了,他自己会消费,他的儿子看到老爹的收入增加了,他对未来的预期改观了,也就会有消费冲动。

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也就是说,这是一剂慢性药,短期内绝无可能改变这个群体的高储蓄率习惯,但长期有效。

打针的时候又要治本,又要治标,既要开一些针对细菌感染的药,也得开什么?开一些缓释感冒症状的药。

所以,还有一个群体会拿到钱,就是上岸的群体。

他们对未来的预期是最稳定的,也是最敢花钱的,如果持续加薪,他们就更敢花钱,就会拉动短期的消费。

所以发钱这件事,我聊过了,如果你不是这两个群体,你应该明白,自己属于消费券那类。

就是买多少,减多少,最多不超过20%,你属于领消费补贴那类,而非直接发钱。

至于加薪这件事,我那天第五部分也讲过了,如果你能够按照我说的方式熬到最后,那你可能迎来一个收入大幅度抬升的过程。

俗称赢家通吃,你就是战场上最后仅剩的赢家。

如果你不能,那你等来的多半是AI,而非加薪。

所以我们想想看,目前的提升额度,超低利息,超长周期的消费贷款,主要针对的是谁?

是以下两个群体。

第一个群体,他们可能是中年人,工作生活的过程中背负了较高的贷款。

这些人授信是良好的,财务也是健康的,只不过前些年背负着较高利息的贷款,压力比较大。

如果能够用较低利息的贷款置换出来,可以让他们减轻压力,从而增加消费意愿。

我们要注意,此次除了针对个人的消费贷款额度增加,利息降低,周期拉长之外,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贷款授信,也大幅度增加,利息降低,周期拉长。

后者的用意就更加明显了。

民间借贷做生意的利息是比较高的,如果有正规渠道可以拿到更低的利息,的确有助于降低营商压力。

商家好,就业市场未必能够好,但商家如果都不好,就业市场肯定不会好。

第二个群体,原有高息民间消费贷领域里的年轻人。

我们要知道消费贷这件事一直都存在,不只是仅限于女大学生群体。

人这辈子消费和收入是倒挂的。年轻时你想买那条裙子,兜里没钱,年纪大了有钱了,可是穿不上。

于是就催生了一个行业。

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是进入了负循环。

因为定的利息过高,导致消费者还不上,最后变成了老赖,干脆不还了。

不还了坏账增多,于是只能把利息定得愈发高,让那些肯还的人,去承担所有。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个群体,专业撸贷。

这些人可能就是一个村的大爷大妈,他就没打算要还,你上人家村讨债,也只会被轰出去。

那么最后这些都会成为贷款成本,只能不断的增加利息,于是乎,那些想还的,慢慢地也还不起了。

超低利息,超长周期的消费贷,就是针对原有的这个市场。

年轻人就不要去借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你老老实实正规渠道也能借到钱。

主要就是针对这两个群体。

你说会不会引起村里的大爷大妈集中来撸贷?

我认为可能性是很低的。

大爷大妈只是没文化,他们又不傻,他们撸贷也是看人下菜碟的,也会看自己惹不惹得起。

那种超高利息的,他们反而敢于不还了,这种超低利息的,他们可能借都不会去借的。

为什么?你看看借给你的是谁,你就有数了。

至于你说这些贷款会不会大规模流向投资领域?

可能性很小。

有非常强的自我纪律性,能够2个多点借来的钱,去套3个多点利息,从来都不贪,只赚一点点差价的人,他也不会缺这几十万。

他要是有这么强的自律性,他做点啥事儿赚的都不止这点差价钱。

你想想看如果有个人,他真能做到只捡乌龙指,他的年化实际上是很高的,风险实际上是为零的。

这种人,别说低息,哪怕无息拿到几十万的资助,不是难事的。

你真要是这种性格,有得是富老头肯在你的早期伸手拉你一把,不要好处,白拉你,都有得是。

问题是,你不会是这种性格的,你一拿到钱,就管不住自己了,这些人才是绝大多数。

不是谁把谁看扁了,而是因为大多数人,他的性格本身就是这种不中用的,他就不可能自律的。

而我们反过来想想看,真要是借了钱胡搞瞎搞乱来的人,你觉得他还会计算利息高低么?

昔日那些高利息的消费贷款,他早就借个遍了。

而房产的可能性就更不大。

能企稳的就三核市场,这个市场里50万能干啥?买得起的不差50万,买不起的差的也不是这50万,而是另外的8位数。

所以你分门别类分析完了,你会发现,大部分钱,不会出现什么幺蛾子。

至于你们问这个行为能不能拉动消费,就得两说了。

拉动消费是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我那天聊宏观经济的时候,第二部分专门展开消费这件事。

你会发现超低利息,超长周期的消费贷,顶多是一味药,而整个拉动消费这件事,是几十味药的共同组合。

这是未来的一揽子计划,你当下看到的,只是其中之一。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等待发钱与等待加薪之间,最后等来了消费贷?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