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喜欢关心别人混咋样的人,你暴露了

我上午提到某个高中时代被我比作华雄的同学,就一直有读者问我,他混得咋样。

我发现很多人也不知道是好奇心作祟,还是什么原因,反正我每每提到一个人,总有人问,这些人后来混咋样呀,咋样呀

当你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你已经暴露了自己的世界观。

你什么世界观?你就没有世界观,你脑子里的一切,都是别人灌输给你的,俗称你以为的,都是人家让你以为的,你看见的,都是人家让你看见的。

所以你才会有混咋样混咋样的想法,因为你觉得人和人,应该都一样。

实际上呢?

人和人,从学生时代结束后,就分道扬镳了。

金庸小说里,四绝每天都在争九阴真经,其中欧阳锋更是非常热衷,你看他对武穆遗书看都不看,唯独对九阴真经念念不忘。

说明在欧阳锋的价值观里,练功是第一位的。

我们换个角度,你去看王重阳,他是真的抢到九阴真经的人,可是他练了么?

他没有。

在王重阳的世界里,武功只是手段,抗金才是目的。

你会发现他跟欧阳锋完全是两类人,他们定义的价值排序,根本就不一样。

欧阳锋想要的,王重阳弃如敝履,王重阳想要的,欧阳锋不屑一顾。

在王重阳眼里,欧阳锋就是个打手,此人对天下大势毫无见识,不可理喻。

在欧阳锋眼里,天下本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是自然规律,你有干扰大自然的劲头,不如好好练功,突破人体极限,也算为了人类文明做出了突破。

宋代千年龙虎榜里面不乏苏轼,曾巩,程颐,张载,但你知道力压群雄的状元是谁么?

是章衡。

没听过吧?

没听过很正常,因为章衡的心思就不在写文章上,而在于外交,治水,财政。

站在文学家的角度,你沉迷于这些世俗小道有什么意义?

淹一个县也是数字,淹十个县也是数字,不会因为你曾经堤坝修得好,十个县免于水患你就被历史记住。

反过来,你专注于写文章,千古之后,每个小孩考试的时候,都得背诵。

这个逻辑很通顺。

但章衡,他的看法不是这个,他觉得千古文章没那么重要,后人记不记得自己也没那么重要,当下的人吃不吃得饱,才重要。

我举的这两个都是大人物们出场的例子,就是旨在告诉你,这个世界是分类的。

你不可能问某一个人,谁谁谁如何如何。

因为每个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都是按照他自己的价值观出发的。

你问程颐,他会按照文学排名,你问章衡,他会按照治水排名,你问王重阳,他会按照抗金排名,你问欧阳锋,他会按照武功排名。

所以你回回问我,谁谁谁混的好不好,都会把我问懵住。

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呢?我又不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知道人家想要什么。

我对这个世界的偏好是赚钱,那我就只能聊赚钱。

我从不去聊谁混得好不好,我只去聊不同方式的赚钱难易。

我高中的同学,全年级不知道,光是我们班,后来定居海外发达国家的,就过半了。

这就是第一个因素,环境不一样。

你选择不同的环境,在不同档位内赚钱的难易,是不一样的。

同样优秀的人,在美国赚20万美元的难度远比在国内赚140万RMB的难度低。

在美国赚20万美元的难度相当于在国内赚60万RMB。

所以美国更好么?也不好讲。

因为在美国赚20万美元,除非你是在很偏的地方,如果你是在旧金山,纽约,那对不起,你每年的最后花剩的结余,和你在国内赚60万RMB,可能还是后者多呢。

俗称赚得多,开销也大,最后剩下的并不多。

你不要想着美国鸡腿便宜,这事儿没意义,赚20万美元的人,他的生活成本,鸡腿占比低到看不见。

所以你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什么?

很简单,你越是优秀,去美国越是溢价低。

因为作为第一代华人,你想要在美国赚到年薪百万美元以上,比你在国内赚700万RMB一年,还难。

但是反过来,你越是拉垮,去美国越是溢价高。

最经典的就是丁胖子金牌讲师,这种人在国内顶多是三和大神里的翘楚,去了美国,如入无人之境。

就是说你在国内越是混的背,你去美国越是觉得自己值了。

你在国内赚几万RMB的,跑去美国赚几万美金,你当然很开心。

我随口举的这个例子就是告诉你,很多时候,成人的世界不像部分读者想的,谁更优秀谁就如何。

并非如此。

成年人的世界里就俩字:适合。

你正好适合你选择的这个环境的这个档位,你就如鱼得水,否则,你就如坐针毡。

我那天在分配与债务的周期律里面讲的很清楚,一个人,赚钱多寡的难易,最重要的影响参数不是你的优秀程度,而是你与商业社会的契合度。

你跟商业社会的契合度高低,决定了你优秀的金钱转化度。

有些人的优秀100%能转化成钱,有些人的优秀,只有1%能转化成钱。

这是你与商业社会的契合度决定的。

所以我那天讲出路时,说的很清楚,如果你水平特别低,哪儿都不要你的那种,其实出国是最好的选择。

哪怕做个捡瓶子的拾荒者,也总归是发达国家的街头,那些没喝光就被丢弃的饮料更多些吧。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有信心出人头地,那商业契合度的作用就凸显了。

俗称你能否深入接触你所在的这个环境的各个商业环节?

如果周围的人,一看到你的肤色就拿你当外人,聊重要信息都避开你,那势必给你造成天花板。

同样,周围人是不拿你当外人,可你自己也不中用,那没有天花板也白搭。

俗称你是没有天花板,可你已经瘫痪了。

不瘫,且没有天花板,那这个时候,我那天第二部分讲的方法论,就起作用了。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老喜欢关心别人混咋样的人,你暴露了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