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被太多大人物推崇的秘术,究竟说了点什么?
那天讲人类社会底层逻辑的时候,我提到说,先有自,而后才有律,否则那是他律,那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那是被当成了电池的NPC。
有读者看到这一段之后,留言说,这不就是王阳明的心学么?
你说的没有错,先有自,而后有律,其实就是心学的一部分。
只是在文中我谈及的那个年代,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心学。
我什么时候读到王阳明的呢?35岁以后了,我刚识字就读过老子庄子孔子孟子,但一直到35岁之后,才读到王阳明。
这事儿吧,很有意思,跟历史有关,跟地域有关。
如果你多认识几个湾省的朋友,你会发现他们很早就读到王阳明,因为常凯申很推崇王阳明,他在湾省还把一座山的名字改成阳明山。
当然,历代推崇的人多了,中外都有,号称东方纳尔逊的东乡平八郎,腰牌上刻着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我35岁看到心学的时候,实际上对我有很大启发的是最后一部分。
前面的那些东西,殊途同归,也就是说,不是只有王阳明讲过。
任何新的学问都是这样,他理解前人,融合前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
杨过的武功里面最后他独创的那部分叫做黯然销魂掌,前面的很多都来自于融合桃花岛,洪七公,欧阳锋,全真派,古墓派,九阴真经等等等等。
心学也是一样的。
我那天说先有心后有理,咱们这位读过王阳明的读者,他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先有心,后有理。
心即理。
你莫向外求,你向内求,你找到自己的心,你自然找得到理,否则你对着竹子格物,格到晕倒了,你也找不到个DER。
王阳明这套东西,他有两个问题。
一个是不利于当时我们内地希望全面工业化,大量培养数理化人才的思维方式导向。
另一个则在于,其实是有点自私的。或者说,阳明的无私是建立在自私的基础上的,不利于当时的普遍工业化需求下的集体化。
这就是为啥咱们小时候学的不是这个。
你仔细想想看,实事求是和知行合一,在很多地方都是通的,但后者特别的个人。
这不太利于培养工人。
阳明学什么时候传播过来?其实那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当工人足够了之后,当社会主流意识已经不是再培养更多流水线操作工。
当有了很多创业者,在这个群体里,大家需要新的思想领域里的知识。于是阳明学开始在内地传播。
我们很多人,尤其是中年人,应该都对下面这道选择题有印象,很老的高考复习卷里面有。
选择题:
1496年,二十五岁的王阳明再次参加科举落第。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这体现了王阳明的什么精神?
当然,当年的那些答案和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无关。
无论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选项都和今天的主题无关,我们已经不需要考试了。
我们现在可以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以及真正的思考。
其实王阳明小时候讲的这番话,就是我那天讲的,你有没有拿回自己的主控权。
他小时候,他年轻的时候,也像咱们一样,发现了人类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他发现了是一群PC,哄着更多的NPC玩。
所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和我那天告诉你们的,是一样的。
康熙要登上舞台,必须擒鳌拜,我们要掌握命运,必须先唤醒那个自。
人家以不第为耻,王阳明以为了不第而精神内耗为耻。
他就是要抢夺这个自。
我得控制得了自己,否则这辈子不是完球了,人家让我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人家让我厌恶什么,我就厌恶什么。
如果我再有点不一样的想法,还得遮掩,遮掩不住,我内心还要精神内耗。
我耗得起么?
这就是他做的第一件事。
其实就是对内求真,就是骗谁都不能骗自己,就是对自己实事求是。
王阳明不是一个讲集体的人,他是个非常个人的人。
他讲的不是说你要做个好人,你要做一个符合别人利益的人,他讲的不是这个。
他讲的是,你得是个人。
是个自己掌握了自己控制权的人。
至于你想追求美女就去追求美女,你想追求金钱就去追求金钱,这个他不约束你的。
王阳明自己就是大富豪,而且特别不地道。他实际上是抄了宁王的财富,中饱私囊那种富豪。
就这,他还说我心光明。
所以你可以看到,他所认同的那种价值观,和你小时候接受的那种不太一样的。
王阳明的心,和我那天讲的自是一个意思。
自觉醒了就可以了,一千个人的自,可以有一千个人自己定义的律。
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的是自己定义的矩,不是别人定义的。
换言之,所谓自控,是说,你知道是基因需要你追求美女,追求金钱,你知道,只要你能够控制这个进度,节奏,不痴迷,对内心不伪装。
就足够了。
你像辛弃疾那么莺莺燕燕,像王阳明那么富甲一方,都无妨。
因为你能控制自己,因为是你在玩人,不是你被人给玩了。
这就叫心。
心的诞生。
接下来的心即理没啥神奇的,就是做,
想,都是问题,做,才会有答案。
在做的过程中修正,俗称迭代式前进。
假以时日,你沿着这条路,自然而然会变成越来越强大的自己。
人不可能说唤醒了心,或者像我们那天讲的找到了自,你第一天就变身奥特曼,你数学比陈景润强,你跑步比刘翔强。
这不可能的,这种好事儿,只有莆田系的大力丸才会有。
你有了心也好,你唤醒了自也罢,你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你天生是个瘸子,你的心醒了,你的自醒了,你依然是个瘸子。
这一点谁也没有能力改变。
但是你能够发挥出你所有的潜力了,这一点,可以改变了。
明白这句话么?
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背景不一样,机缘不一样,这是无可改变的,前者是命,后者是运。
但有一点可以改变,那就是每个人其实都只使用了自己与生俱来的条件的5%都不到。
我那天在人类社会底层逻辑里面讲大部分人是傀儡,就是这个原因。
你不想做傀儡,你不想做NPC的办法很简单,只要你把这个5%,提升到100%就可以了。
这一点不可能改变你和别人之间的关系,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也许你用足了100%,依然不如刘翔的5%,但是,你的100%比你自己过去的5%强20倍。
你以前年薪10万,乘以20也不过区区200万,在一个月赚20亿的马老师面前,你连个DER都不是。
问题是,你比过去的那个自己多赚了190万。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你想不想让自己在自己的基础上增加20倍?
20倍之后的瘸子依然是个瘸子,但你好歹是个拉风的瘸子,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鲜明,一样出众,如果和其他瘸子比。
年入200万依然是个打工仔,但你好歹是个高级打工仔,你愿不愿意?
这就是我那天说的,NPC也能通往PC的那条路。
你看明白这点,就会发现,这套理论很难大规模流行,为什么?
因为容易被推广的往往是讲述如何为别人做点什么,而不是那些我不管这个世界咋样,我都先为自己做点什么。
说穿了,醒的人太多了,队伍是不好带的,所以这套东西,是不好流行的,你自己心里明白,你自己用就行了。
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自己。否则,你那个脑子里,装的都是别人,你每天为了别人的目光欣喜,为了别人的评价悲伤。
你满脑子都只有精神内耗,哪儿来的自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