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职校女孩摆盘子6年升到副教授是蓝领之春么?

有个满级读者让我点评一个热搜:

某个97年的职业学校毕业的女孩,靠着摆盘子,6年晋升为副教授。

他问我,这个算是我多年前就开始谈的非标蓝领里的翘楚么?

呵呵,你问的这个很有意思,我专门去看了眼,但不是。

这个案例,严格意义上讲,和互联网上热议的那些个要素,什么97年,摆盘子,职校,都不相干。

这个姑娘真正牛的地方在哪里?

在于她曾经拿过餐厅服务项目的国家金奖。

餐厅服务是一个类,酒店的,会议的,只要有人吃饭的地方,就有餐厅,餐厅服务是一个大的工作门类。

就像码农一样,餐厅服务就是码农这么大的一个工作门类。

这个类里面,她拿了国家级的金牌。

这是所有后来一切的核心。

包括她服务于什么峰会,她被破格给予编制,等等等等。

我们假设,计算机行业也有一个编程类的国家级比赛,每年举办一次,也设置一个金牌。

你能拿下这个金牌,你也横着走。

哪个大厂也不来问你的学历,因为全国,这么多码农里面,你拿过一次第一。

这个第一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所以这个姑娘的故事,和她的学历,她的专业,她的人生发展,这些都不相干。

她真正牛的地方,被这些媒体故意隐藏了。

如果你说一个金牌得主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那就没有了热度,大家就不好奇了。

你说一个职校的,然后故意用摆盘子这一件事去代指餐厅服务业大类,那观众老爷们就感兴趣了。

就像我告诉你某个计算机大赛全国第一名被某大厂录取,你就没兴趣了。

我告诉你,某个辍学生,靠着敲击键盘,就被某大厂录取,你就忍不住点进去看了。

就这点事。

所以这个热搜,跟什么白领蓝领毫无关系,你非说有什么参考价值,那就是:

任何人,你真要是有她这股子,老娘就是要拿全国第一的劲头,你没可能混不好的。

人和人有很多差别,有学历的差别,有家庭背景的差别。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差别,就是你有没有那股子劲儿。

我不相信一个人生下来正好就是餐厅服务业大类的全国第一名,不会的。

全国有那么多餐厅服务员,只怕比码农群体都庞大,如果你不是特别特别要强,想脱颖而出到这份上,一点可能都没有。

有句老话讲,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要不要争这口气,是你所有能力的基础。

我那天在谋生里面讲,一个人从小到大,全部的应试教育也只考察记忆力和运算推理能力。

这仅仅是你人生技能树上的两片叶子。

那么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他不争气,他这仅有的两片叶子,能好么?

也不能吧。

那么同理,如果他不争气,我那天第二第三部分讲的那些个技能树上真正刚需的叶子,他同样也不会拥有呀。

争气本身,是万物之源,是一棵树下面的水。

没有水,整棵树都会枯死。

我记得那天有个读者看了谋生之后问我他考研的问题。

他本科念的还是不错的,本来有希望进大厂,但是不好好学习,延毕了。

又不甘心进小厂,又在那里异想天开要去做蓝领。

我怎么回复的?

我说,去考研。

很多人读者看了这个回复就问我,学历真的有用么?

没用。

没用为啥建议他考呢?因为对他有用。

什么情况下学历没用?

如果你是比尔盖茨,你打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你为了创业已经筹备很多年了,现在商机在眼前,你会为了个哈佛毕业证就错失良机么?

不会。

这就叫学历对你没用。

因为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什么情况下学历对你有用?

当你成天打游戏,本科都延毕了,你现在的状态是颓废的一塌糊涂。

那学历对你就有用了。

因为你以这种一塌糊涂的状态去参加工作,做什么,你都做不好的。

俗称一个在战场上败逃过的士兵,你最应该拿回的,是自信。

否则你将一辈子用自己的后背迎敌。

如果你能认识到自己的空耗时光,蹉跎岁月,痛定思痛,重新做人,那你就会捡回自信。

你注意,你捡回的,是自信,不是学历。

考个研究生,拿个学历能怎么样?其实也不能怎么样。

但是,你从一个颓废的,本科延毕的状态,到一个发奋图强的,自己又重拾信心的状态。

这个过程中,你这个人,脱胎换骨了。

我们要给这棵树浇水,这才是目的。

考研只是手段,那不是目的的,目的是让这个跪下的人,再站起来。

勇敢的以自己的正面,去面对生活,而不是做一个生活的逃兵。

你一件事做不好,你去做另一件事,你做不好的。

你工作做不好,你去创业,做不好的;你工作做不好,你去投资,做不好的。

其实并不是说工作,创业和投资之间有啥必然联系,而是说,一个凡事都选择当逃兵的人,你觉得,他能做好什么呢?

所以这才是核心问题。

你去看这个姑娘,她的传奇在于她的同事们都想着反正读了职校,完蛋了,都想着自己这辈子也只能靠嫁人了。

她居然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道像古龙小说里的傅红雪一样苦练拔刀多少万次,最后,愣是拿下了全国第一。

这份心志,是极其可怕的,只怕是绝大多数副教授,都不具备的。

给她一个副教授,不是她高攀了,是副教授的这个职称,高攀了她。

我那天在谋生话题里,举了一个昔日的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只挂涨跌停的例子。

很多人觉得这事儿太简单了,别人不能做么?

那我告诉你,你们想简单了。

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个更简单的事儿。

多年前,我做投资的初期,当时资金很少的,但是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就是凌晨银行结算前,把用不上的资金从平台取出来,即时到账,归入银行账户。

吃一个提前通知一天存款的利息,等过了午夜时分,再把它存回平台。

就这么一个小操作,知道难在什么地方?

难在我从来没有间断过。

其实它没有现实中的意义的,因为那时候资金很少,一晚上这么倒腾一下的利息估计也就几毛钱。

但就这点小事儿,我们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头。

昔日的湾省首富王永庆,他有个笑话,在业界传了很多年。

就是说他每天早上喝豆浆,人家都是喊:一碗豆浆,来一个蛋。

王永庆不是。

他是喊,一碗豆浆,要满一点。

满满的豆浆端出来,他喝一口,然后再跟厨师说:加一个蛋。

看懂了么?他永远比别人多喝一口。

你理解我昔日还在亲自操盘的阶段,何以从不间断的每到午夜就倒腾一下,只为了那点利息么?

不是的,我在致敬王永庆。

一个人,你有这股子劲儿,我都不信你有什么是做不好的,你只是恰好做了投资而已。

你做什么都会做得很好,你永远比人家多喝一口嘛。

所以这股子劲儿,是人谋生的过程中的源动力。

谋生,谋生,它不光是一个行为,更重要的是,你得愿意呀。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97年职校女孩摆盘子6年升到副教授是蓝领之春么?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