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成绩好的孩子更难适应社会?

那天在谋生话题里,我说成绩不好的孩子挺可怜的。

因为应试教育看起来天文地理一通教,实际上只筛选记忆力与运算推理能力。

其他方面的能力一概不发掘,不培养。

假设张飞小时候天天被迫考绣花,陪跑十几年,他长大后也会很自卑。

他上了战场也会犹豫,我连花都绣不好,我真的适合打仗么?

张飞同学毕业的本就晚,再自卑个几年,一晃眼35岁了,这回越发相信,自己果然是不行。

有读者看了这段乐了,为什么乐呢?因为他的孩子是学霸。

他觉得别人家的学渣都陪跑,都被打击的体无完肤,那么对他家的孩子是利好呀。

可是与此同时,他又想不通,他留言说:他的学霸孩子,好像也没有占到应试教育的什么便宜呀?

一走进社会之后,也是被打击的体无完肤,这又是为什么?

你问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我初中的时候就能回答你了。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我们班第二来问我一个问题。

他问我,他听过不止一个老师私下里讲,成绩越好的孩子越自私,反倒是那种成绩不好的,跟老师亲。

他有时候想想,觉得好像真是这样。

所以他就在想,这是为什么?

如果说自私是一种性格,应该每个人群里的概率差不多才对。

没道理说学霸里面自私占比高,那岂不是可以倒推出自私的性格有利于提高成绩么?

他把我给逗乐了,我就跟他讲,没这事儿。

我问他,你想过没有,老师为什么对咱们好?

像他这样,成绩也好,也乖巧听话的,谁对他好都不稀奇。

像我这样,虽然成绩第一,但是德育排名倒数第一的,就是全班基本上捣蛋的,作怪的,带坏班集体风气的事儿都是我干的。

老师们对我也很好,你不觉得奇怪么?

别人喜欢你,是正常的,别人讨厌我,也是正常的。

我在幼儿园时期被开除过很多次,无它,搁哪儿,哪儿受不了,那说明我确实是招人厌。

但为什么进入小学初中,自从有了考试之后,我就受待见了呢?

我还是那个我,老师们怎么就变脸了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成绩。

与幼儿园时期不同的是,后来的老师的利益一定是和成绩挂钩了,而我总是第一,所以即便她讨厌我,也只能装着喜欢。

你明着讨厌一个学生,他又总是第一,那你让全班其他同学看到了怎么想?

大家还要不要学习,要不要进步,要不要以他为榜样?

所以即便这个学生成天搞事情,让你不堪其扰,但为了大局,为了自己的业绩,你还是会反复公开表扬他,维护他。

好,我们来想一个问题。

这个学生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会怎么理解这个世界?

他会默认为自己的利益=环境的利益。

他的成绩越好,他个人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周边环境就会赞美他,支持他。

于是他就会慢慢地被培养出自私。

其实不是自私,是误解,他误解了全世界。

他以为他越优秀,大家就越会乐见他的优秀。

我为什么知道这一点?

因为90年代的时候物价上升太快了,开始价格管制,当时我妈在物价局工作,我课外时间时常被她带去当个小助手,她去处罚哪些商家,我就在旁边看着。

我看着看着就觉得很有趣。

什么商家被处罚?难道是学渣商家,是那些赚不到钱的商家被处罚么?

不,恰恰相反。

是那些学霸商家,是那些赚过多钱的商家,才被处罚。

这就很有意思了,起码对于年纪尚小的彼时彼刻的我,是很有趣的现象。

我发现社会和学校不完全一样,甚至某些地方是相反的。

这时候我再回头看课本上讲的,李康的《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就有了现实中的理解。

当然这个理解不一定对,你如今以成年人的眼光看,这个理解有问题的。

一个商家被罚了,也不完全是因为你优秀,原因很多的。

但那时候我只有14岁,我当时能理解的就这么点。

我只是发现了学校里的游戏规则,和社会上,包括和书本上古人感慨的某些话,是对不上的。

那这里面的原因就只可能有一个,背后有一套机制在起作用。

你越优秀,老师的奖金越高,于是在她的利益驱动下,你越被各种保护,乃至鼓励。

我初中的时候跑去教研组里倒个开水,年级组长都巴巴的过来抢杯子: 我来倒,我来倒,可别把咱们的年级第一给烫着了

看懂了么?在他们眼里,你其实就是奖金。

那一个学霸,长期浸淫在这种环境里,他会习惯的。

他会忘了这个世界的本源是交换。

在社会上,你优秀关我P事?你优秀你会给我什么好处?

总不能因为你优秀,我就让你中标吧?那我个人图什么?

照你这个思路,学渣买房800万,学霸买房难道700万?干嘛?房东自掏腰包,奖励学霸?

也就是说,在现实社会中,没有那套机制了,你的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未必总是一致的。

你越是优秀,不见得对他人越是有利,而你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还沉浸在自己越优秀,就越会被认可当中。

你当然会变成一个一走入社会,就被暴打的二哈。

那二哈在家里装狼狗是逗主人乐,跑到野地里还装狼狗,那不是活该被真狼揍么?

这就是你问的问题,为什么学渣受伤了,学霸也没得到啥长远的好处。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应试教育本身的责任,学校就是一种商业机构,人家只负责筛选,不负责教育。

真正的问题,是你娃没有像我那天讲的第二个部分那样做。

如果他那样做了,他早就会敏锐地意识到校园和社会的评价体系里面的BUG。

他就会早早的明白,人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就是交换。

你优不优秀不重要,你给不给别人好处才重要。

而学校里只不过是一个有第三方代付了好处的另类环境,你就会非常清楚你不是因为优秀而被老师们爱,你只是因为是个行走的钱包而被老师们喜爱。

那你娃长大后就会很适应社会,因为他并没有被一个特殊环境,学迷糊了脑子。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为啥成绩好的孩子更难适应社会?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