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叫卷?牛马开口说话了,我们农场要如何如何
我们继续上午的话题,上午有些读者不理解。
留言问我说:我不想当那只寻找果园的猴子,可以吗?
答案很遗憾,不可以,因为时代变了。
我们所有的读者,只要有过社会经验的,你都应该清楚,只要不是非标蓝领,整体上的招工趋势都是下降的,供应趋势都是上升的。
这都不需要罗列数据了,你自己身在职场,难道没有感觉?
说白了,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无非你要不要自欺欺人罢了。
当这个供应越来越大,需求越来越小的趋势形成了之后,你就会发现招工这件事的要求,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十多年前的那个年代里,还流行老板忽悠员工的模式。
俗称他给你画饼吃,作为员工,你无非是真的信了,还是装着信了,还是连装也懒得装。
但现在,对不起,他不画饼,为什么?
因为求职者多。
换言之,当下一家公司,如果运行稳定,什么意思呢,比如你去面大厂。
你知道他许诺的薪水是开得出来的,那个合同上写的薪水是真发的那种。
他是懒得给你画饼的。
都是什么呢?都是求职者自带饼。
自己画给自己吃的同时,还要画给老板吃,这是你面试的前提。
你要换位思考,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人家企业的运行,去思考人家部门的价值,去思考这些,你才能搭上话。
为什么?因为竞争到这份上了。
昔日他招5000个人,市场上供应20000个,2000个自带饼的,不足5000的岗位需求,他还会招3000个不带饼的劳动力充当牛马。
这就是为啥他在那个年代还会忽悠,还愿意画饼。
但是现在,人家只招500个,市场上供应50000个,你说你都不自带饼,那你还不第一轮就出局了?
发现问题了么?
好的公司,或者说,财务稳定的公司,已经懒得了解员工了,当供应太多的时候,他们反过来了。
他们要求你去了解他们,你去介绍你自己,你学会用老板的角度和老板沟通,来介绍你自己。
否则,他懒得和你沟通。因为门口排着很长的队伍,有的是人愿意转变思维方式,愿意迁就老板。
那么当你不愿意做这一步的时候,当你还想要躺着,等着人家来挖掘你,了解你的时候,当你一定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自说自话的时候。
对不起。
你只能出门左转,可是你出门左转之后遇到的是什么公司?
是那些财务不稳定的公司。
这些公司的特征是什么?我说的难听点,就是它们在商业生态系统里面,是没有生态位的。
好比说,人家是可以给你offer,但是零底薪。
你去推销东西吧,你卖得出1万,他给你提成1千块,你卖不出去,对不起,他啥也不给你。
那你自己想嘛,你进这种企业的意义是什么?
你加入一家企业,一定是为了合作对么?
俗称他有平台,你有才华,他是秦孝公,你是商鞅。
如果说他啥都不承诺,那你图什么?
你都愿意零底薪了,或者两三千的底薪去给人家打杂了。
你不如直接送外卖算了。
或者,你要这么有自信,你直接作为个体户,从人家公司里面批发他们的产品,你去推销,只怕你的提成额度,都比你入职了之后要高吧?
这是个常识,你加入一家公司一定是为了合作。
人家加入创业公司也是为了合作,这家创业公司可以暂时没有生态位,但是给你股份了,或者给你远高于你去大厂的薪水补偿了。
如果什么都没有,你图什么?图对方风险大?图对方倒闭快?
还是说,你只是在就业压力之下,自欺欺人,假装自己找到了工作?
只要我们不想自欺欺人,只要我们还愿意面对事实真相,我想,这就是明摆着的。
当我们对自己诚实了之后,你马上就会发现,你绕不开竞争。
那些个运行稳定,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在当下,确实不多。
而应聘者,极其多。
那么这种情况下,你还把自己当成的单纯的打工人,建立合作,还有可能么?
好比秦孝公求贤若渴的阶段,你说你不去了解秦国的发展需求,不去站在秦孝公的角度思考他遇到的问题,你拿一张文凭就能敲开门,我信。因为这个阶段人才供应小于秦国需求。
但如果反过来了呢?如果秦国的需求已经远小于人才供应,而你发现和你一起应聘的队伍里,到处都是商鞅。
你能怎么办?
你只有一个选择,如果你还想建立合作关系,那你就只能变成商鞅。
商鞅是怎么做的?
很简单,自己画饼,不仅要画给自己,还要画给对方。
商鞅当然知道自己是个穷小子,没钱没地,他就是去秦国出卖劳动力的。
问题是,人家秦国现在不差劳动力,人家有很多选择,有AI,有机器人
那你说商鞅怎么办?
商鞅必须要和秦孝公搭上话,那你就只能强迫自己这个穷小子,学着站在秦孝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去思考他忧虑什么,他困扰什么,然后为他解惑。
是的,这很可笑,但这也很无奈。
一个自己下个月房租的钱都还没有着落的商鞅,不得不去替秦孝公思考他的问题,谁来关心关心我啊?
你这么想没毛病。但你这么想,下个月很快就到了,到时候,你的房租就真续不上了。
你还真就得先替他操心他的问题,这是对话的基础。
没这个,你面都面进不去。
现实就这么苦涩,这就叫谋生。
而你要和秦孝公搭话,你就会发现,他是什么?他是一个具备了我那天第二个第三个话题里面那些个能力的人。
人家是一个自己找过果园的猴子。
你是不是得跟人家同频?
你第一句话搭腔搭上去,他瞧不上你,那就没有下文了。
然后呢?你要去送外卖?还是去做那个零底薪的地推?
你不还是得回头嘛。
这就是当下的问题,哪怕你不想做秦孝公,你就想做个牛马,对不起,竞争也这么激烈。
现在做牛马的前提,也得是自备农场主思维。
是很魔幻,但这就是真相,牛马想有个拉货的机会的前提,居然是张嘴说话,说我农场要如何如何
这就叫分数线提高了。
我们小时候那年代,高中生学个微积分那是优势,如今的高中生,个个都学微积分,你不会,那是你的劣势。
同理,我们那个年代,我那天讲的谋生的第二个,第三个话题,你会了,是优势。
今天,你不会,擎等着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