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妈妈带大的男孩,为啥容易出问题?

我们接着昨天的话题,昨天上午我在讲宏观,我在对比中美的教育。

很多人问了我一些教育上的微观话题。

咱们来思考一个现象。

你去观察下那些妈妈独自带大的男孩,尤其是富人家庭里的。

爸爸在外面赚钱,可能也不止一个媳妇,就像粱正贤跟王漫妮讲,你做北边的太太,那谁做南边的,可以共存的嘛。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电视剧里面这种事情在现实中成立了,后来会是一个什么画面?

可能就是数年后,王漫妮给粱正贤生了儿子,自己独自一人在上海带孩子,领着粱正贤每个月发的钱。

那么这种情况下,王漫妮是什么心态?

怨妇心态。

她一定会成天跟小粱同学讲你爸爸的不是,你爸爸这个人很花心,你爸爸这个人很糟糕,他一天到晚在外面鬼混。

小粱同学是跟妈妈长大的,他整个人的性格,包括思维方式,其实都是王漫妮塑造的。

那么你说他长大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他一方面想要超过粱正贤,打败从小妈妈嘴里的那个坏男人。

另一方面,他真的能够接班粱正贤的生意么?

做不到的。

他融入不了,他又恨爸爸,又想超过爸爸,但他的底层逻辑来自王漫妮,来自一个柜姐,而且是怨妇。

他没办法说成年后,忽然一天就学会做生意了,像爽剧一样,打败爸爸了。

因为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下,生意=鬼混。

所以说,如果一个企业主,想要培养接班人,包括自己的儿子。

都是从一开始就放在身边的,比如像某超人那样,俩儿子6岁就进董事会,旁听。

都是爸爸亲手带大的。

不会说跟着妈妈像一个有钱的留守儿童一样成长,也不会说小小年纪送去新加坡,送去英国。

这样放养,将来很难回来接班的,你孩子长大后,变成一个网红,成天泡网红,有可能。

但你说你是个地产公司老总,你让你那个在新加坡,英国放养大的孩子,回来带队伍,是不现实的。

很多东西,他得从小耳濡目染。

爸爸是怎么杀伐果断,是怎么恩威并用,是怎么去与甲方利益交换,这些事儿,你看起来是行为。

可行为的下面一层是什么?

是思想观念。

一个人,如果你从小就认为资本家都是坏的,我把你丢到资本市场上,你也学不会。

因为你发自内心的反感。

你的价值观会不断的让你认为,这个是错的,那个是错的。

所以你只能去当老师,你去当经济学家,去批判市场是没问题的。

但是你想要在市场里生存,太难了。

你见过几个沙漠里长大的孩子是善于游泳的?水性好的,大都是黄蓉这样,海边长大的。

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同环境长大的孩子,他的性格有很大差别。

在某些事情上,在某些领域里,有些比较硬,有些比较软。

软的意思就橡皮泥,你可以捏,你可以重塑他。

硬的意思就是说,很难。

你想教他一点东西,他马上就炸毛了,就像小粱同学,马上就会说,我妈妈说,粱正贤是坏人,粱正贤是坏人。

既然粱正贤是坏人,那么粱正贤身边的人都是坏人,那么由此可以推出,整个商业世界都是坏人。

那你还怎么学习了解这个商业世界呢?

粱正贤当然是坏人,问题是,他的坏人仅仅体现在男女关系上,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商业世界里,就一无是处。

但等到小粱同学长大,再跟他说这些,还来得及么?

很难改变了。

因为固有的价值体系已经形成。

所以一个人跟谁长大的非常重要,他进入社会之后,早期的工作环境,接触的人与事儿,非常重要。

你如果发现自己小时候的环境太硬了,你刚刚步入社会时就要主动接触一些不一样的人和事儿,让自己的性格中和下,让自己的身段软一些。

说到底,你要想清楚,你准备把自己的人生过成言情剧还是商业剧?

言情剧那就是王漫妮回头声嘶力竭的喊,是谁把我变成怨妇的?

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叫人家牛夫人。

商业剧下面,还存在是非么?只剩下尊重人性尊重利益。

所以工人很容易期待遇到一个好老板爱自己,或者很容易恨老板为什么剥削自己。

但老板很少这么期待客户,期待市场,抱怨客户,抱怨市场。

这就叫思想软一点,身体软一点。

软一点你才好应对变化才好调头。

我们做一件事,是可以掉头的。

但是做一个人,做久了之后,性格想要掉头是很难的。

很多读者四十多岁了,你问我怎么掉头,重点不是你那个工作你那个事业,而是你这个人。

把我搁在你的位置上,我来,也许我能掉头,哪怕去掉我的能力,我依然可以掉头。

因为我在性格这条路上,并没有走死,而你在性格上,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你去观察有些这么长大的富二代,他们一点都不缺资源,不缺教育,问题是,他一旦接班,很容易就会把生意搞黄。

为什么?因为这孩子的性格底色,其实是个怨妇。

他不可能做商人了,明白不?

那你把这个话题扩大来看,是一样的呀。

那天讲时代落幕的第五个话题时,很多读者都问我,60分原则与做到极致之间是否矛盾。

不矛盾。

做到极致很好呀,问题是,你方向做对了么?

你方向做对了,你做到极致很好,你没做对,那就不叫做到极致,那叫你进死胡同了。

你说我拧螺丝拧螺丝,我拧到极致,结果没有螺丝了,你一脸茫然,回过头问我,说你做到极致了。

怎么办?没东西可拧了。

凉拌,你做错了呀。

你去看修轮胎的工人都没这么二的,他们上来就会把螺丝拧到极致么?

拧到极致还怎么拆?

先拧个六分紧,试试呀,回头到底是要继续拧,还是要拆下来重新调试,再说呀。

人生也是一样的,有的时代在谢幕,有的时代在开幕,有的行业在消亡,有的行业在兴起。

我们是个生活在世界上的大活人呀,如果一上来就把自己脑袋里的螺丝拧得死死的。

回头发现不合适了,你该怎么拆呢?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你有没有想过,妈妈带大的男孩,为啥容易出问题?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