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把降低早亡风险,这种食物的好处被低估了

在健康饮食的版图里,大豆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它不仅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更因富含「异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被频频点赞。

近日,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一项覆盖近4万韩国人的新研究显示:**

1. 摄入大豆及其制品过少,可使死亡风险显著提高;

2. 但并非吃得越多获益越大,研究找到了一个「最佳摄入量」。

结合该研究及专家观点,告诉你如何科学摄入大豆及其制品。

适量摄入大豆,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细致分析了韩国39286名成年人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在中位随访8.5年期间,共记录到1715例死亡事件,其中包括癌症死亡549例、心血管疾病死亡373例、呼吸系统疾病死亡199例。

结果显示,全因死亡风险与大豆异黄酮摄入密切相关:

1. 在大豆及其制品摄入水平较低时,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此阶段随着大豆制品摄入量的增加,死亡风险下降趋势明显;

2. 当达到中等摄入水平(即异黄酮摄入约9毫克/天、大豆蛋白约4克/天)时,全因死亡风险达到最低;

3. 之后随着摄入量继续增加,风险下降趋于平缓,过多摄入未带来额外益处。

更有趣的是,异黄酮的好处不仅体现在整体死亡风险的降低上,研究数据还显示,其与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减少密切相关。

对普通人来说,如何根据这项研究调整日常饮食呢?

科学家给出了具体建议:每日摄入约9毫克异黄酮、4克大豆蛋白及33克大豆制品,保护效果最佳。

换算下来,就是每天吃半块豆腐(80150克)或喝12杯豆浆,既简单又实用。

这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推荐量不谋而合,指南建议每天宜摄入25克大豆或等量的豆制品。

25克大豆,相当于72.5克北豆腐、140克南豆腐、365克豆浆、55克豆腐干、40克豆腐丝、175克内酯豆腐。

哪些食物异黄酮含量高?

大豆并非超人,但它适时出场,有助为长寿打下坚实基础。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天然植物雌激素,可通过抗氧化、抗炎及调节激素水平机制,守护细胞健康,延缓疾病进程。

对女性而言,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雌激素十分相似,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模仿、干扰效果,“遇高则抗,遇低则补”,即——

1. 体内雌激素水平高时,异黄酮与其争抢受体,起到抑制效果;

2. 水平较低时,则发挥弱雌激素效应,弥补部分不足。

因此,更年期女性雌激素骤然下降,适合多吃些豆制品。

哪些食物富含异黄酮?

大豆还富含植物蛋白,对素食者来说是良好的蛋白质膳食来源,优质且足量的蛋白摄入有助保护骨骼健康。

并且,与奶及奶制品相比,大豆及豆制品中的植物蛋白更低脂且不含乳糖,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

除了异黄酮和大豆蛋白,大豆及其制品还含有皂甙、植物甾醇、角鲨烯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抗氧化、调血脂,进而守护心血管健康。

不同豆制品的营养专长

豆制品种类较多,每一种都有自己的营养优势,建议经常轮换着吃。

豆浆保留很多有益成分

豆浆豆香浓郁,保留了原料中大多数有益成分,其营养素含量主要是由加水量决定的。

一般来说,打豆浆时大豆与水的比例大约为1∶18~1∶20。

豆腐、豆干、豆腐丝擅长补钙

制作豆腐等豆制品过程中,少不了“点豆腐”的工序,有些会用到含钙离子的凝固剂,因此成就了一批补钙小能手。

比如,豆腐干的钙含量高达447毫克/100克,豆腐丝钙含量为204毫克/100克,南豆腐为113毫克/100克,北豆腐为105毫克/100克。

腐乳、豆豉、纳豆富含B族维生素

豆瓣酱、豆豉、豆腐乳等豆制品经过发酵后,其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大幅增加,特别是霉菌发酵可产生植物性食品中不存在的维生素B12。

腐乳中的维生素B2含量,比豆腐高出6~7倍。但需注意的是,腐乳、豆豉等含盐量较高,只能少量佐餐食用。

毛豆、豆渣膳食纤维含量高

有些人爱吃酱黄豆、煮毛豆,还将打了豆浆后的豆渣二次利用,这样吃虽然钙摄入量较低,但膳食纤维摄入量却远高于其他豆制品。

毛豆的膳食纤维含量高达4.0%,比菠菜、苋菜等高纤维蔬菜更多。

腐竹、油豆皮高蛋白

腐竹和油豆皮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豆浆加热,使其表面水分不断蒸发,大豆蛋白质在豆浆表面会交联成薄膜,将脂肪、糖类等成分包裹起来,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

豆芽维生素C含量大增

大豆发芽后维生素C含量上升,每100克豆芽中含9~21毫克。另外大豆发芽后,部分蛋白质会分解为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更有利于吸收。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每天一把降低早亡风险,这种食物的好处被低估了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