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要,还是假想要

我那天在婚姻,职场与投资的第一部分里面,我给出的策略,更多的是时候,是建立在判断不清楚的情况下,如何做决策。

婚姻就最适配这类算法,相当于这东西对我是个黑盒子,是个混沌系统,我到底该不该嫁?

怎么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做决策。

于是那天就有读者留言问我,如果我现在不急着做决策。

我就是想要弄明白自己到底是真想要,还是假想要,又该怎么探究自己的内心呢?

这个问题很好,我选取当天另一个读者的留言做个现成的案例。

另一个读者留言说什么呢?

他说,他老家在西南,他想上岸,竞争激烈考了几年都考不上,因为西北某个省份竞争不激烈,就考了当地。

那么现在他又想回去,想回老家,想父母老了能照顾,想子女教育好一点。

可是他回不去,他发现没法调动工作,他又不愿意下海去打工,去回老家找工作。

我问你,他是不是真的想要回老家?

当然不是。

如果他真的想要回老家,他当初就不会因为外省考编容易而离开;

如果他真的想要回老家,他就会辞职下海,回老家人才市场上去找工作,去打工。

当他什么代价都不愿意支付的时候,他其实是不想回老家的。

所以真想要,假想要,这类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

比如你跑去苏富比拍卖行,看到一幅画,你很喜欢,你觉得这就是你想要的。

然后要价300万,买得起么?买得起呀,你把房子卖了,租地下室,就可以买得起。

你买么?

你买,就是真想要,你不买,那就叫假想要。

就这么一个判断标准,非常简单。

你愿不愿意买单嘛。

有人就愿意。

民国时期张伯驹为了买下隋朝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把祖上传下来的四合院卖掉了,还卖了老婆的嫁妆首饰。

这就叫真想要。

我们小时候都念过书,老师应该告诉过大家,学生分两种。

一种学生是他想要学习,老师只是字典,只是他学习的工具。

但是更多的学生是什么呢?

是他不想要学习。

爸妈安排他来学习,老师讲一遍,要问他,听没听懂?他回答听懂了。

老师没法信任他,还要出题目考他,考不考得出。

答不出来,说明他没听懂,他只是误以为自己听懂了,于是老师还要把他没听懂的地方,给他找到。

再针对性的教第二遍。

然后他说这回懂了,就可以信任他了么?

不可以,还得考,换个角度,再考,他又有漏洞了。

继续。一遍一遍,一遍一遍。

直到他的体能耗尽,直到他学不进去为止。

那么我问你,假如一个人是后者这样的学生,我们在他身上堆无限的教育资源,用各种老师占满他每天醒来的时刻,有没有可能提分?

当然有可能。

你完全有可能把他送进一所名校。

问题是,然后呢?毕业之后,他可以做什么?

他还是只能去做个工具人。

一项工作交给他,问他,听懂了么?他说他听懂了。

然后去执行,你得要求他写周报,一周之后,你看到他周报上的进度不对劲,你去核查。

发现什么?发现他理解错了。

于是你要矫正方向,第二周,他交给你的周报看起来似乎没问题了,但是你没法放心。

你要去亲自检查他的工作内容,一检查,又发现很多问题。

于是你又要插手,三遍四遍,直到他能够交出你需要的工作内容为止。

这样的场景在公司里不要太常见,多数人,就是这样呀。

他们有错么?没有,他们小时候也是这样学习的呀。又不是他们要学习,是老师在一点点强迫他们学习。

就如同他们现在也不是自己要工作,是你在扮演当年老师的角色,在强迫他工作。

你长期看,这些人早晚会被淘汰的。

要么他们疲了,油条了,有人驱使他也动不了,被淘汰。

要么长江后浪推前浪,被更年轻的,更便宜的,愿意自驱的替换掉了。

要么干脆因为工具的更新,被取代了。

这事儿没辙呀,有好用的,谁愿意用不好用的呢?

作为消费者,你不也成天淘汰旧手机么。

那么把这件事,搁在教育问题上,也是一样的呀。

总有些富一代,抱怨自己的孩子是精致的废物。

什么意思呢?你说孩子不读书?

也不是,最后也包装了个什么QS前100的毕业证。

但和自己为什么差那么远呢?

答案很简单,你是真的想要,你想要做事,于是你在思考怎么做事,甚至有时候你都未必念过什么大学,但你真想要。

你是那个为了得到一幅画愿意卖祖宅的人,你是那个为了想要得到答案,可以跑码头,住旅馆,生生磨破三双鞋底的人。

但你的孩子他不是,他不是真想要。

是你让一堆老师,硬是往他嘴里塞知识,把他塞进去的。

这就是为啥培养学历很容易,培养能力很困难。

因为能力不是培养的,是这个人他自发生长的。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教育这件事,客户和产品是分离的。

掏学费的那个人,和上课的那人,不是同一个人,不是你要读研,是你爸妈非要掏钱,塞你去读研。

如果是这样,那就没办法,所谓你的人生,你做不了主。

那么现在你能够作主,你都来主动问我了,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真的要,还是假的要?

那不是很简单么?

不肯付出代价,光练了一张嘴的,那就是假的呀;肯行动的,那就是真的呀。

就像我那天在婚姻职业与投资的第三部分的最后几句话,我已经把你们逼到墙角了,我已经把问题的解决方案剥光了,赤裸裸仍在你面前。

我就是想让你自己看看,你是不是叶公好龙而已。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真想要,还是假想要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