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为啥不能做个安静的二代,非得出来祸祸?
那天聊关税落地与旧秩序的时候,一些读者留言问乌龙指,他们问了很多,我回复了很多。
有个读者看到了,他跟我讲了他的故事。
为了保护隐私,或者说,是保护他的生意经起见,我代为叙述。
他是做外贸生意的,不算公司,甚至都不算小公司,他就是个个体户,而且是没雇员的那种。
什么生意模式呢?就相当于在外网上开网店,他负责国内代购,发货,寄到国外去。
这门生意最近影响比较多,又是关税的问题,又是汇率的波动,他有点糟心。
他就想问我什么呢,问我,他要不要转型,去捡乌龙指。
首先,你做的这件事,和捡乌龙指这件事,还真的很相似。
第一个相似处:
你每天的工作大概就是拍照,上传,写一些产品介绍,俗称上架货品,下架货品。
而捡乌龙指这件事每天的工作就是挂单撤单,挂单撤单。
我想,你习惯了前者,应该很容易习惯后者。
第二个相似处:
你的收入是不稳定的,来个爆款,你就赚多点,没有爆款,你就得下架,无功而返。
捡乌龙指也是这样,守株待兔。你可能等了3个月都不成交,成交了一次,抵得上三个月的收入。
这一点也挺重要,因为习惯了上班的人受不了无功而返的。
干一个月不发工资心态就崩了,或者说没有老板盯着周报你就偷懒了。
但你没这个问题,你本来就是个小老板,没人盯着你也不会偷懒。
你会不断的上架新品,以求有人会买。上架了很多新品没人买,你也习惯了那种挫败感。
因为你清楚,做生意本就是一门在不确定回报何时来的前提下,保持努力的游戏。
所以我想,你要切换赛道,是非常容易适应的。
但这里面有两个坏处,你可能没有想过。
第一个坏处:
捡乌龙指的上限是封死的,我没见过有人平均每年能捡到过百,但是做外贸的人里面,一年过亿的都有得是。
因为后者是可能出现爆款的,出现裂变,你忽然红了,忽然火了,你就从此脱离个体户的层面了。
捡乌龙指不会。
因为上面的盈利全都是做高频的人给你封死了的,只有他们看不上的部分,才轮得到手动。
这是个坏处,虽然爆款的可能性很低,终归这辈子是个念想,乌龙指这辈子别想有念想。
你想做高频,那就要研发,就要砸钱,就要投入,那就不是小本买卖了。
第二个坏处:
虽然做外贸挺累,成天选品,拍照,上架,取货,发货,无休止的客服,处理退货。
但好歹你是可以和人打交道的。
哪怕顾客骂你,那也是有人跟你说说话的。
捡乌龙指的工作体验就像一个永远穿行在隧道里的卡车司机。
司机这份工作唯一的快乐就是能看见路边的风景,而捡乌龙指,是永远活在漆黑一片中的。
这件事头一年对人的影响可能不大,但年份长了,就未必了。
你比如金融机构里面,有交易员,有分析师,有算法工程师,也有什么?也有操盘手。
交易员是很开心的,就像飞机上的机长一样,我统观全局,这那那这。
分析师的工作也有点乐趣,至少可以每天看到全世界发生了什么,有点像高校里的教授。
算法工程师也算有点乐趣,他们比较像程序员里面的架构师,至少有种创造感。
操盘手是很可怜的,你就是个操作工。所谓交易的方向不是你掌舵,交易系统不是你开发,你既不是船长也不是大副。
你只是黑漆漆船舱最底层的那个划桨的。
于是有很多升迁无望的操盘手,做了几年就转行了。
赚的多不多?肯定比一般的工作多。
但是绝对没有多到像交易员们干十年就能退休的地步。
换言之,你的工作体验就是拿命换钱。非常彻底的那种,就好比你坐20年牢,回头给你一大笔补贴,但也谈不上富人。
你的感受就是出卖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一般来说,做操盘手的学历要求要比做分析师,做交易员低很多,而且从业者往往是家境很差的。
说难听点就是替人坐牢去了,替交易员们坐牢去了。
这种事情无解的,你要问,那就是我那天第四个话题问你们的。
你想要什么?
你不能跟我说你都要,你要快乐,轻松,赚钱,有意义,…….
没这种好事。
做外贸个体户,成天要操心东西卖不出去了咋办,是不是要换个国家寻找新客户。
捡乌龙指的个体户们同样要操心,这个平台上规则变化了,捡不到了,是不是要去别的平台上翻垃圾桶。
这就是你那天问我的,为什么你觉得中国人好像活得挺累的,你交流过的那些老外客户,好像没有这么心累。
有时候你也想不通,很多国家的人均收入明明不如我们,怎么反而我们比他们还累呢?
这帮人为啥就能傻乐,是乐天派么?
呵呵。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们是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强调什么?强调每个人都要寻找身份,寻找意义。
你在这个社会中的身份是什么?你做的事情的意义是什么?
作为儒家文化圈里的人,即便你赚到足够用的钱,你也没法像《唐顿庄园》里的大小姐一样,堂而皇之的说,我人生的意义就是花钱。
文化基因不同。
在国内你这么做就会被当做败家子,就会被鄙视。
所以一直有读者问我,董小姐干嘛不在家里当她的大小姐,或者学个马术,哲学什么的。
非得在学历造假,论文造假的前提下硬操手术刀,她自己不发毛么?
她也慌的,她也不乐意的。
你以为她乐意给人当小四?
打招呼这种事,闯得过第一关,闯不过日常关。你把一个很差的人硬塞进学霸堆里,怎么跟得上呢?
跟不上,那就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你不抱几个学霸的大腿,平日里,你的日常作业,日常工作,怎么办?遇到各种成天里的被质疑,怎么办?
即便没被戳穿,那种滥竽充数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死撑的日子,也不好过的。
这不太可能是她本人的意愿。
但是由不得她,我们的文化氛围,不容许败家子,甚至不容许不成功。
你全家都是学霸,你不是,那你就等着被指指戳戳。
你要是敢躺平,那就更是…….
这就叫儒家文化。
没钱的,你要去赚钱,有钱的,你要谋个身份。
既有钱也有身份,你要保持身份,你每天都要被拷问,你的价值是什么?你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种压力终其一生。
到什么时候结束呢?
70岁。
70可以从心所欲,但是注意哦,不能逾矩。
呵呵。
那你说如果活不到70不就亏了么?没法子的,中国人都是这样活的。
那肯定累嘛。
没钱的不许放松,有钱了也不许放松,有能力的要努力,扶不上墙的也非得包装一下,赶鸭子上架,永远都要绷着一口气,努力,努力,继续努力。
即便不想努力,也得假装努力。
俗称可以摸鱼,可以划水,但就是不能提前下班。
小孩子是不允许讲,我想玩的。
你要讲,我爱学习,然后在课本里面偷偷夹一本漫画书。
长大后是不允许讲,我想早点下班的。
你要讲,我赶着去见客户,为公司谋求一个大单子,所以今晚就不能在公司里和大家一起加班了。
大家都得这样,这就叫文化氛围。
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是这样,你也早就习惯了,但你不是,你恰好是个做外贸生意的,你和一些国外的客户有交流。
于是你就开始疑惑,如果是发达国家,比我们赚的多,他比我轻松也算有理;他明明赚的还不如我多呢,他怎么心态这么轻松呢?
你来问我了,其实就这点原因。
所以我那天在第四个话题里问你们大家,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你要是坐在轮椅上,站不起来的那种,外贸个体户和捡乌龙指,我当然建议后者,因为前者你压根儿也做不了。
但你四肢健全,而且证明过自己能够胜任前者,那我觉得,还是前者更适合你。
因为你有可能做着做着,某一天,你直接去客户那里做了。
明白这个区别么?我那天用两个话题,分析过宏观趋势的。你现在是坐在家里,远程遥控国外的生意,对他们发货。
将来你也可以选择直接去他们那里,远程从国内采购。
那你生活的文化圈就改变了,当你身边的人都没有那么强调儒家文化时,你可能就没那么累了。
因为你身边的比较对象变了,你发现身边的人不怎么上进,他们觉得工作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把生活的价值当作给工作充电。
到时,你的心态就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