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甲方,机构,老板,忽悠打工人的台词

我那天聊经济话题的时候,最后一个部分,专门写给最普通的群体。

有好几个读者看了之后,留言问了我一个相似的问题,他们都问我。

如果不是1个A带3个B,不是1个B带3个C,不是1个C带3个D,是4个D行不行?

不行,我非常明确的回复你们大家,不行。

为什么不行?

我举一个读者的留言作为例子,她跟我讲述了她从小到大读书的经历,工作的经历。

为了保护读者隐私,我掩去所有细节。

这个读者家里做小生意的,但是她老爹呢,太爱折腾了,总是亏钱,这是她的观察。

她打小是比较聪明的学生,但是到了高中之后,成绩下去了。

她一度很想考她们省最好的大学,也非常拼,觉得这是人生第一次非常想要做成一件事。

头悬梁,锥刺股,最终,因为用力过猛,反倒起了负作用。

之后就随便报了一个专业,自己也不是很喜欢,大二的时候就想转行。

考虑到那时候父亲的负债已经几十万了,于是就选择了高薪的行业,具体什么我就不讲了,反正也属于软件大类。

本科毕业后工资待遇不错,还有补贴拿,很快就帮家里开始还债。

那么她作为乙方派驻甲方的员工,甲方也很器重她,想挖她。想要把她转入甲方,将来好把乙方踢开,甲方自己做这摊子事儿。

但是后来,没成。

这么几年过去,她因为收入不错,替家里把债还光了,就想着去做自己不休假不睡觉也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于是就自掏腰包,去学产品设计,培训机构的校长也是对她各种赞誉,声称她是自己平生所仅见的天才学生。

她选择的方向很小众,也没有人脉,没有经验,学成后很难找工作。

最后去了一个刚创业的小工作室,人家说不发钱,只能当免费学徒。

然后她就跟着小老板,一天到晚的见客户,见工人,下车间,她发现有好多东西要学啊。

这个工作室的小老板也跟她讲,你要学的很多很多,估计要五到十年…….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我来讲讲我的看法,我讲三点。

第一点,这种话,什么你是我见过最有培养前途的乙方,2011年我在甲方做架构师的时候,我讲过几百遍。

是对着几百个人讲的。

我每见一个乙方,包括他们的小兵,都会讲这番话,我很看好你,你好好干,年底哥把你挖过来。

回头咱们也成立一个部门,自己做这摊子事儿,把你们老板踢开。

我这么讲的用意很简单,能忽悠一个是一个,拉近彼此的关系。

我私下说这种要挖你的话,他不会和他老板讲的,没人傻到会跟老板讲,客户要挖我,目的是踢走你。

这就成了我这个甲方,和这个乙方派来干活的人之间的小秘密。

人有四大铁,一起,一起,一起,一起,如果没有,那身为管理者,你就要故意制造一点小秘密,好像有种一起干过坏事的感觉。

于是这个乙方,就有可能拿你当自己人,有时候给你透露一点你想要的情报。

相当于我给你画了个饼,你以后就是没有编制的地下工作人员了,如果你把你老板的情报卖给我,我将来给你转正。

大多数乙方老油条都是不信的,因为被欺骗太多回了,但是架不住便宜呀。

画饼要成本么?不要的。

你看我当年在甲方干了不到一年我就画出去几百个饼,只要能忽悠一个乙方给我当金牌小密探,也值呀。

这是第一个点,这个读者信以为真了。

第二点,你是我从业20年来见过最优秀的弟子。

这句话也是培训机构的经典话术,你多接触他们行业几家机构,会发现,人人都这么说你。

通用程度堪比房产中介逢人就叫哥叫姐一样频繁。

你到底优不优秀,适不适合做设计这一行,是通过你能否找到对口工作来体现的。

不是培训机构老板的奉承。

你去上学,你掏钱了,你是客户,你是大爷,你让他管你叫姑奶奶都可以,别说什么20年来最优秀的弟子。

既然你是他20年来最优秀的弟子,他咋不包分配呢?咋不给你介绍个赚钱的工作呢?

20年来最优秀的弟子都只能去当学徒?

如果我是你,我就把他的话录下来,回头到他们培训机构去应聘。

他可以不雇你当培训师,那你就让他的学员们都看看,20年来最优秀的弟子,都只能当免费学徒,看看以后谁还报名。

第三点,你还有很多要学的,起码五到十年。

这个私人工作室的老板,挺会免费使唤劳动力,免费的学徒,还要学五到十年?

你问问他,他是寿司之神吗?他是准备教你煎鸡蛋饼,煎个十年么?

这就是我的点评。

她对她老爹的评价是太爱折腾,老亏钱。

我对她的评价是,你们父女俩真像,大概爱折腾,是会遗传的。

你明明赚钱了,甭管你此前多少不顺利,你都进入软件行业了,你都赚钱了,你都拿了好些年的高薪了。

你甚至把家里几十万的债都还清了。

明明做好的事情,你不把它进一步做扎实了,莫名其妙转行,转到一个需求都找不到的行业里去,你想干啥?

重复自己老爹的路么?

如果不喜欢一家公司,可以跳,本行业里跳。

已经赚到钱了就把它做好,而不是乱跳。

我刚毕业的时候也是做软件的,我不是做了几年码农跳了,我不是。

我是从码农做到乙方的软件架构师,从乙方的软件架构师做到甲方的系统架构师。

技术这条线,我没得升了,我到头了。

然后我才去做的高管,我才被安排去带市场团队,我不是从销售做起的。

我离开技术线的第一天,就管理三个部门,产品部,销售部,售前部。

而我离开市场高管的位置,也不是横跳,而是早在那之前,我就已经在投资领域里稳定盈利了。

说穿了,我一直都是借鸡下的蛋。

我在甲方任职期间,就谋划创业了,产品弄弄好,市场渠道弄弄好,项目弄弄好,资方弄弄好,人员队伍拉拢好。

然后辞职,辞职创业的第一天,就有成型的公司,资金到位,人员齐备,产品成型,市场确定。

我在创业做市场高管期间,自己的投资早就稳定盈利了。

摊牌了,不装了,我不想当这里的联合创始人了,我是别地儿的一把手了,就这意思。

游戏要这么玩,这么玩,才叫玩人,否则你只是被一堆职场老江湖们给玩了,明白不?

回到那天我聊宏观经济话题时,最后一个话题说的那些话。

你们有没有想过,一棵树,为啥要往下扎?

因为深处才有水啊。

那太阳一晒,靠近地表的水早干了,不往下,你找得到水源么?

人也一样。

浅表的利润,早就被人挖走了,你不往下扎,见得到利润么?

扎无可扎的时候,往哪儿扎?往周围扎。

我为啥说1个A带3个B,一个C带3个D?

我咋不说1个C带3个X呢?

因为D挨着C,D和C有关联,X和C,搁老远了,带得着么?

你那个主根上面有分叉,是沿着主根分叉的,你能凭空跳跃,在别的花园里长个分叉出来么?

那它还能对主根起到支撑的作用么?

我讲得很清楚了吧?这就是为啥不会是4个D,也不会是1个C带3个X。

人不怕牌烂,1个C带3个D,够烂了,每张牌都不能打,最普通的人了。

按那天的方式,照样能脱颖而出。

人也不怕被忽悠,当你明确自己要干嘛的时候,什么甲方,机构,小老板,谁也忽悠不了你。

人最怕的是什么?

是自己忽悠自己,这就叫爱折腾。

创新,和折腾,是两码事。

创新,是按规律,按关联性,尝试重新组合牌;

而折腾,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那些年,甲方,机构,老板,忽悠打工人的台词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