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甲方,机构,老板,忽悠打工人的台词
我那天聊经济话题的时候,最后一个部分,专门写给最普通的群体。
有好几个读者看了之后,留言问了我一个相似的问题,他们都问我。
如果不是1个A带3个B,不是1个B带3个C,不是1个C带3个D,是4个D行不行?
不行,我非常明确的回复你们大家,不行。
为什么不行?
我举一个读者的留言作为例子,她跟我讲述了她从小到大读书的经历,工作的经历。
为了保护读者隐私,我掩去所有细节。
这个读者家里做小生意的,但是她老爹呢,太爱折腾了,总是亏钱,这是她的观察。
她打小是比较聪明的学生,但是到了高中之后,成绩下去了。
她一度很想考她们省最好的大学,也非常拼,觉得这是人生第一次非常想要做成一件事。
头悬梁,锥刺股,最终,因为用力过猛,反倒起了负作用。
之后就随便报了一个专业,自己也不是很喜欢,大二的时候就想转行。
考虑到那时候父亲的负债已经几十万了,于是就选择了高薪的行业,具体什么我就不讲了,反正也属于软件大类。
本科毕业后工资待遇不错,还有补贴拿,很快就帮家里开始还债。
那么她作为乙方派驻甲方的员工,甲方也很器重她,想挖她。想要把她转入甲方,将来好把乙方踢开,甲方自己做这摊子事儿。
但是后来,没成。
这么几年过去,她因为收入不错,替家里把债还光了,就想着去做自己不休假不睡觉也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于是就自掏腰包,去学产品设计,培训机构的校长也是对她各种赞誉,声称她是自己平生所仅见的天才学生。
她选择的方向很小众,也没有人脉,没有经验,学成后很难找工作。
最后去了一个刚创业的小工作室,人家说不发钱,只能当免费学徒。
然后她就跟着小老板,一天到晚的见客户,见工人,下车间,她发现有好多东西要学啊。
这个工作室的小老板也跟她讲,你要学的很多很多,估计要五到十年…….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我来讲讲我的看法,我讲三点。
第一点,这种话,什么你是我见过最有培养前途的乙方,2011年我在甲方做架构师的时候,我讲过几百遍。
是对着几百个人讲的。
我每见一个乙方,包括他们的小兵,都会讲这番话,我很看好你,你好好干,年底哥把你挖过来。
回头咱们也成立一个部门,自己做这摊子事儿,把你们老板踢开。
我这么讲的用意很简单,能忽悠一个是一个,拉近彼此的关系。
我私下说这种要挖你的话,他不会和他老板讲的,没人傻到会跟老板讲,客户要挖我,目的是踢走你。
这就成了我这个甲方,和这个乙方派来干活的人之间的小秘密。
人有四大铁,一起,一起,一起,一起,如果没有,那身为管理者,你就要故意制造一点小秘密,好像有种一起干过坏事的感觉。
于是这个乙方,就有可能拿你当自己人,有时候给你透露一点你想要的情报。
相当于我给你画了个饼,你以后就是没有编制的地下工作人员了,如果你把你老板的情报卖给我,我将来给你转正。
大多数乙方老油条都是不信的,因为被欺骗太多回了,但是架不住便宜呀。
画饼要成本么?不要的。
你看我当年在甲方干了不到一年我就画出去几百个饼,只要能忽悠一个乙方给我当金牌小密探,也值呀。
这是第一个点,这个读者信以为真了。
第二点,你是我从业20年来见过最优秀的弟子。
这句话也是培训机构的经典话术,你多接触他们行业几家机构,会发现,人人都这么说你。
通用程度堪比房产中介逢人就叫哥叫姐一样频繁。
你到底优不优秀,适不适合做设计这一行,是通过你能否找到对口工作来体现的。
不是培训机构老板的奉承。
你去上学,你掏钱了,你是客户,你是大爷,你让他管你叫姑奶奶都可以,别说什么20年来最优秀的弟子。
既然你是他20年来最优秀的弟子,他咋不包分配呢?咋不给你介绍个赚钱的工作呢?
20年来最优秀的弟子都只能去当学徒?
如果我是你,我就把他的话录下来,回头到他们培训机构去应聘。
他可以不雇你当培训师,那你就让他的学员们都看看,20年来最优秀的弟子,都只能当免费学徒,看看以后谁还报名。
第三点,你还有很多要学的,起码五到十年。
这个私人工作室的老板,挺会免费使唤劳动力,免费的学徒,还要学五到十年?
你问问他,他是寿司之神吗?他是准备教你煎鸡蛋饼,煎个十年么?
这就是我的点评。
她对她老爹的评价是太爱折腾,老亏钱。
我对她的评价是,你们父女俩真像,大概爱折腾,是会遗传的。
你明明赚钱了,甭管你此前多少不顺利,你都进入软件行业了,你都赚钱了,你都拿了好些年的高薪了。
你甚至把家里几十万的债都还清了。
明明做好的事情,你不把它进一步做扎实了,莫名其妙转行,转到一个需求都找不到的行业里去,你想干啥?
重复自己老爹的路么?
如果不喜欢一家公司,可以跳,本行业里跳。
已经赚到钱了就把它做好,而不是乱跳。
我刚毕业的时候也是做软件的,我不是做了几年码农跳了,我不是。
我是从码农做到乙方的软件架构师,从乙方的软件架构师做到甲方的系统架构师。
技术这条线,我没得升了,我到头了。
然后我才去做的高管,我才被安排去带市场团队,我不是从销售做起的。
我离开技术线的第一天,就管理三个部门,产品部,销售部,售前部。
而我离开市场高管的位置,也不是横跳,而是早在那之前,我就已经在投资领域里稳定盈利了。
说穿了,我一直都是借鸡下的蛋。
我在甲方任职期间,就谋划创业了,产品弄弄好,市场渠道弄弄好,项目弄弄好,资方弄弄好,人员队伍拉拢好。
然后辞职,辞职创业的第一天,就有成型的公司,资金到位,人员齐备,产品成型,市场确定。
我在创业做市场高管期间,自己的投资早就稳定盈利了。
摊牌了,不装了,我不想当这里的联合创始人了,我是别地儿的一把手了,就这意思。
游戏要这么玩,这么玩,才叫玩人,否则你只是被一堆职场老江湖们给玩了,明白不?
回到那天我聊宏观经济话题时,最后一个话题说的那些话。
你们有没有想过,一棵树,为啥要往下扎?
因为深处才有水啊。
那太阳一晒,靠近地表的水早干了,不往下,你找得到水源么?
人也一样。
浅表的利润,早就被人挖走了,你不往下扎,见得到利润么?
扎无可扎的时候,往哪儿扎?往周围扎。
我为啥说1个A带3个B,一个C带3个D?
我咋不说1个C带3个X呢?
因为D挨着C,D和C有关联,X和C,搁老远了,带得着么?
你那个主根上面有分叉,是沿着主根分叉的,你能凭空跳跃,在别的花园里长个分叉出来么?
那它还能对主根起到支撑的作用么?
我讲得很清楚了吧?这就是为啥不会是4个D,也不会是1个C带3个X。
人不怕牌烂,1个C带3个D,够烂了,每张牌都不能打,最普通的人了。
按那天的方式,照样能脱颖而出。
人也不怕被忽悠,当你明确自己要干嘛的时候,什么甲方,机构,小老板,谁也忽悠不了你。
人最怕的是什么?
是自己忽悠自己,这就叫爱折腾。
创新,和折腾,是两码事。
创新,是按规律,按关联性,尝试重新组合牌;
而折腾,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