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加班就去创业,别在职场上卷别人
我们继续说双休这个话题。
很多人对加班这件事的理解,都集中在加班的一个面,也就是工作量上。
他们以为加班是为了多完成工作量,好比人家写了十行代码你写了二十行。
显得自己便宜,指望被老板留下。
但这实际上只是加班最没有价值的一个面,工作量的那一面。
这种卷法没用的,你卷得赢同事,也卷不赢AI+机器人,要不了一两年,还是被一锅端。
你这么喜欢卷工作量,真不如去创业,好歹是卷给自己,没有便宜外人。
所以我说,很多人看到了工作量,没有看到工作质。
我问你,巴菲特的收入比你高几万倍,难道是因为他每天的工作量比你多几万倍么?
质和量,从来都是两码事。
我举个例子,《雍正王朝》里面康熙的宠臣,贴心小棉袄张廷玉。
大家对张廷玉的印象都是手腕高,屡屡押宝命中康熙的心思。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的工作方法的秘诀是什么?
我举一个桥段,你看到了雍正时期。
孙嘉诚和户部主官厮打,打到雍正面前,顶撞八阿哥,被雍正申斥,当时是白天。
雍正接连开会,让张廷玉等人先出去吃加班餐,他和十三弟谈心,等张廷玉吃完饭回来,被雍正抓住拟旨,天已经黑透了。
你去看白天还出场的隆科多,此时已经下班回家了。
正常情况下,隆科多晚上8点回到家里,拟完旨的张廷玉,就算晚3个小时,11点也该到家了。
结果当天晚上他到谁家了呢?到孙嘉诚他们家去了。
要知道孙嘉诚是非常清廉的,他家里只有胡萝卜丝儿就米饭,连茶叶都没有。
我都不相信他能租得起距离皇宫近的房子。
也就是说,从大内到孙嘉诚他们家是很远的,那是古代,没有汽车的,坐轿子,步行速度。
张廷玉在孙嘉诚家里天早就黑透了,还要等他,等了很久,估摸着都12点以后了,好容易等到孙嘉诚,并没有按照雍正的吩咐直接宣读旨意。
而是自作主张的考验了一番,试探了孙嘉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才离开。
第二天早上,雍正正常的工作时间是4点起床,4点半开始批阅奏折,5点开始早朝。
剧中雍正说自己今天起的格外早,我们就算是4点半好了,结果张廷玉居然跑在了雍正前面,他比老板来公司还早。
12点的时候他还在孙嘉诚家里,4个小时之后他就在大内了。你觉得他回过家么?他睡过觉么?
我相信他是睡过的,大约是在轿子里。
这个桥段里面我看到的是他的加班狂,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加班到底在干啥?
包括在孙嘉诚家里,他不赶紧把事儿做完,还自己给自己添任务,自作主张,假传圣旨,对孙嘉诚进行人品考核,他的目的是什么?
很简单,他要信息,他要获取第一手信息,他要成为最了解孙嘉诚的那个人。
他这一辈子,之所以能够情商爆棚,善于押宝,本质上就是这个原因。
他通过加班可不是为了干活,而是为了方便自己掌握大量的一手信息,他深谙信息高地是王道的准则。
这一点就是我那天聊宏观经济话题时,最后一部分,我特意讲给普通的读者听。
当你往深钻,你钻不下去的时候,你要学会往广钻,往周围钻,那是你的活路。
因为越多的交叉点,就会有越多的一首信息,甚至是独属于你的信息。
我们很多人不理解信息的价值,要不怎么说普鲁士教育,普鲁士工人呢。
他们的思维是僵化的,习惯了听老板安排,领导告诉他一,他就只知道做个一,老板踢他屁股一脚,他动一下。
那你要么被利用,要么怎么样?要么被机器人取代。
你就不可能有好结果。
我那天在聊宏观经济话题时,最后一个话题我专门讲,我说一个普通人。你什么都够不上的情况下,怎么确保自己和家人的财务安全呢?
很简单,你看那棵树,它是不是独独一根主根,光溜溜往下扎的?
不是。
根会劈叉,劈叉三次,叫三足鼎立,劈叉N次,叫什么?
叫盘根错节。
我举个例子,我以前说过,20多年前,我本科时代打游戏太多,要重修的课太多,已经大于考研要复习的量,于是我就去考研。
有读者看了之后,误以为只要考研考上了,那些不及格的课,会自动及格。
这就是我说的独根思维。
他的脑子是普鲁士教育下僵化的,他以为人生是流水线,他以为这个世界上有个规定,规定是个按钮,你按下去灯就会亮。
独根思维真是太可爱了。
一个人,你考研考上了,和重修过不过,没有必然联系,只有什么?只是触发了一个契机,一个你引导人情世故的契机。
好比到了大四,你依然积累了10门课,累次重修都不过,挂在那里,无法毕业。
你好端端去求?有用么?没有。教授为啥要睁只眼闭只眼放了你呢?
不过你就继续重修呀,继续读本科呀。
但如果你考研考上了呢?你就有了一个求人的契机。
这仅仅是个机会而已,仅仅是个理由而已,说不说得动教授开根号乘以10,给你改成绩,把你像个屁一样放了,那要看你怎么去谋划接下来的说服计划了。
第一个教授是最难搞定的,所以你要选那种心软的。
你跟她哭,我错了,我也知道我错了,否则我会努力考研么?
我考上就说明我真的知道自己错了。
您可以不放我,这是您的原则,我能理解,但是,我考研考上,就作废了。
我的命运在您手里,我也不敢来求您,我也不配来求您。
我只是希望老师您给我一个进步的机会。
话说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教授自己会评估的。
你本身就选的是一个心软的教授,她也会担心,这孩子会不会因此想不开,万一跳了。
而一个孩子能够考研考上,说明他还是有心向学的,那么在自己职权范围内,与人家方便,等于与自己方便,算了,结个善缘吧,说不定这孩子感恩自己一辈子。
好,第一个过了,后面就好过,尤其到最后,即便最后一个教授是个硬茬子,当他知道前面九个教授都放了你,他也不愿意再为难你了。
因为这种为难,就为难大法了。人都是从众的,前面九个教授放你,其实就等于给了你集体背书了。
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被当作了背书,因为整个局面,是你设计好的。
是你把局面一步步推演成这样的。
看到了么?这才是真实的社会,它是盘根错节的。
所以我那天在最后一个话题里面讲,我说,这世上最牛的经济学理论是什么?
是你把自己变成了经济世界的一部分,是你把自己嵌入到了商业体系中。
作为一个人,技术与市场,就是可以彼此支撑的根,而到了具体的技术层面,它又可以延展开分叉成很多彼此支撑的根。
当你像一棵盘根错节的树,和这个世界的利益盘根错节的时候,你才会拥有一切你想要的。
否则,每次时代改变的时候,你都是第一个被牺牲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