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生来就知道自己要什么

那天聊宏观经济的时候,最后一个话题我谈到了个人,所谓1个A带3个B,还是1个C带3个D的那个比喻。

有些读者留言说,最令他困扰的都不是3个5个,而是1个他都弄不清。

有些人做的事情,正巧是自己喜欢的,也是自己擅长的。

而对于他们来说,是迷茫的。

迷茫的意思就是说,当下来看,似乎他没找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我们来看这种问题。

首先,没有人,或者说,只有极少数人,也许一百万人里面有一个,是做事的第一天,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两个轴,一个叫时间轴,一个叫空间轴。

比如乔丹,在学生时代,他刚开始接触篮球时打得很糟,他既不喜欢,也不擅长。

打了几个月,他开始喜欢了,但是不擅长。那个阶段面对过很多很多的质疑和自我怀疑。

但做着做着,他不仅喜欢,而且擅长。

这个过程就叫做时间轴。

齐白石是做木匠的,起初是做粗木匠,后来做细木匠,再后来尝试木工雕刻。

他做过很多很多事情的,他直到40岁才接触绘画。

文人画需要读书,他也是很晚才开始读书识字,他尝试过那么多事情,最后发现绘画是他喜欢的,也是他擅长的。

这个就叫空间轴。

缺乏这两个轴的支撑,谁能回答你?

谁也不能。

你不要觉得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有你不知道,不,你想多了。

事实上是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99.9999%的人,都不知道。

因为知道是需要样本的,没有足够的样本,谁也没法知道。

我那天第四个话题聊到房地产,我聊的是宏观角度。

我今天聊点微观。

站在微观的角度下,你信不信,再差的楼市里,都有人能够低买高卖,赚到钱?

你信,不是因为你能,而是因为你见过。

那你想没想过,这帮二道贩子,或者说黄牛,他们挣的是什么钱?

很简单,人性的钱,他们挣的是大多数人根本不理解自己到底要什么的那份钱。

他们就是利用你不懂你要什么,于是才能够在市场明明没有多少波动的时间里,依然捡漏,依然杀猪。

我拿我太太举个例子,她就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大多数人之一。

我太太一共看过两次房子,前后相距7,8年。

第一次看房的时候,我也很年轻,我陪她一起看的,我发现她不会取舍。

我把一个完美的答案放在你面前,比如地段好,板块好,小区好,户型好,性价比高,谁都会选。

问题是这种东西会有么?

你记住,什么都好,价格就不会好。

你不能忍受的条件,那就不要去看。在你能够忍受的条件范围内,一切条件都折算成价值,房东的报价低于价值,就叫性价比高。

这就叫选择。

这个选择,我太太能做出来么?做不出来的。

做不出来很正常,因为她此前只有购物经历,就是买鞋买衣服的经历。

你买鞋买衣服的时候,是很容易被导购引导的,人家跟你说这双鞋好看,你就可能被打动,更加倾向于买。

反之,你就后悔,你就觉得买错了。

你只有这类经验,于是你就会在买房当中套用。

那么7,8年之后,她第二次看房,是替我看,那时候我已经没空去处理这些事情了。

我让一个应该说王牌中介陪着她看房,看了好几十套,她迟迟做不了决定。

我就觉得挺奇怪的。

我问那个中介,我知道他水平很高,他是年收入七位数的房产中介,不是啥都不懂的带看小哥。

我问他,事情到底卡哪儿了?为啥我太太说你找不到她要的房源。

他就跟我讲,他说我太太这个人,处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的阶段。

他作为中介,又不方便像忽悠客人一样哄着我太太下单,因为他知道,最后是我买单,我还是会看的,我这关也过不去。

他的意思就是说,别浪费时间了,还是你亲自来看吧,这活儿,你太太替不了。

那么我上手处理这件事就很容易了,我会跟具体去执行的中介讲的很清楚,目标都是些什么,去把符合需求的过滤出来。

然后怎么评估,怎么排序,怎么处理,就像公司处理一桩生意的过程是一样的。

我事后想,虽然两次看房过去了很多年,我太太已经不年轻了,但是她实际上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决策。

那么让她去处理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超纲了呀。

小学生答不出微积分有什么奇怪的,没学过,没练过呀。你在小学阶段,无论是读多少年,你年龄上去了,能力没上去呀。

所谓的决策,就是你天天做天天做,做到麻木,你就会做了。

我每天都让你去做决定,这个部门要做什么,这个组要做什么,这个员工这个星期要做什么,这笔钱要投什么。

你自己会看到实时反馈的,安排错了,你就被打脸嘛。

脸打得多了,你自然就熟了呀。你慢慢就会感受到什么是好的安排,什么是差的安排。

没有人可能看两次奥运会游泳比赛,就会游泳,你下水之后一定是惊恐的。

天天泡在水里,想不会都难。

所以回到那天第五个话题,个人发展问题,也是一样的。

没有人生来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才去经历生活,没有人。

你总不能说,因为我生下来头上有一个旋,所以我适合这个A加这三个B,他生下来头上有俩旋,他就适合那个B加那俩C。

所有人,都是在经历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定位自己要什么。

你比如买房这种事,涉及的决策大,你不想靠多上当来明确自己的需求,那你就多看看别人的案例。

他买在这个小区,他是开心还是糟心?他开心的理由是什么?他糟心的理由又是什么?

这些个理由,和你自身的处境,有没有重合?

如果时光能重来,你还会选这个小区么?

时光怎么重来?多和别人交流交流呀。

别人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的一部分,参考的那部分。

看看别人学游泳的过程,不能让你会游泳,但能打消你的疑虑,让你对水没那么陌生。

然后加上你自己在泳池里的扑腾,你才会渐渐掌握平衡。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没有人生来就知道自己要什么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