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也改变不了汇率运行的底层逻辑
那天我聊一个时代落幕了,有些留学的家长,问了我许多汇率问题。
回答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人缺乏常识,那咱们来聊点科普。
首先,什么是货币?
现代货币的本质是债务,你拿到的各国的钞票,无论是美元,欧元,日元,它本质上都是借据。
这张借据象征着你可以从这个国家买到点什么。
你注意,这一点很重要,能买到什么是货币长期价值的基础。
我以前专门花几万字聊过货币与汇率,可能过去太久了,很多看过的也忘了。
我们打个比方,比如津巴布韦,它能提供啥?
它啥也提供不了,于是它的货币就很难稳定,因为货币是借条。
你啥都提供不了,你那个借条就是白条。
反之,你比如澳洲,人家家里有矿呀,你比如美国,人家有很多商品,知识产权服务,甚至资产,都允许外国人买。
至于我们就更不用提了,我们全产业链齐备,你拿了我家借条,还怕从我们这里买不到你想要的货物么?
那么我们来假设下,假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是排排坐,吃果果,都是平起平坐的,货币也是随意流通的。
你会发现什么?
你会发现遵循购买力平价准则。
汇率实际上是购买力决定的。
商人会套利呀,我们这里商品卖的便宜,他会套利卖到美国去,赚差价。
如果双方发行货币的速度是一致的,你就会发现美元越来越便宜,我们的货币越来越贵。
因为货币就是借据,借据的背书就是自家生产的财富,谁家生产的财富越多,谁家货币越贵;谁家渐渐不生产财富了,谁家货币越便宜。
但这只是童话模型,现实中世界可不这么运行。
二战之后,欧洲各国一片废墟,其他世界除了日本,更是连工业化的边都没摸过。
这个时候,只有美国全产业链齐备,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各种商品的提供者。
那么自然而然,欧洲各国就商量着干脆以美元为贸易货币,一切以美元结算。
于是美元就成了贸易结算货币。
当所有国家交易都要用到美元时,美国就会发现,美元不够用了。
美元不够用的原因是因为很多国家用商品交换了美元,然后又不回流美国,而是彼此之间交易或者作为储备货币去了。
这时候的美国就像昔日的大明,遇到了一个问题,社会财富的增加太快,银矿的开采太慢,银子不够用。
幸好这是现代社会,不用开采,货币不够用,美国可以印。
从此之后,美国印刷货币的标的物就变了,以前是根据自己生产了多少财富去印多少货币,以后就变成了根据全世界需要多少美元,或者说,全世界生产了多少财富,他就得印多少美元。
否则全球的贸易都会受到流动性不足的影响。
那么,美国多印出来的这么多的美元,这么多的本国并没有与之对应的生产财富的美元,是怎么投放到全世界的呢?
只有一种办法。
就是贸易逆差。
美国得购买全世界的商品,才能把这么多美元,投放到全世界,为全球提供充足的美元,以作为贸易结算的使用。
所以美国就从一个非常大的贸易顺差国,变成了非常大的贸易逆差国。
这是历史原因导致的,美国的贸易逆差起因,和咱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咱们根本没有加入到这场贸易体系里的时候,早在日韩做白色家电的年代,美国就已经对东亚国家贸易逆差了。
也就是说,这件事,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是个大问题了。
当时日本不仅对美国贸易顺差,而且日本赚到的美元,又通过金融途径流入美国,购买美国的地标大厦,一时间盛传日本买下了美国。
所以关于贸易逆差,金融顺差这件事,几十年前就已经成为既有的运行模式。
美国当年的做法是要求日元对美元升值,以解决贸易平衡问题。
日元升值了,日本的富人跑去美国买买买,这样美元不就回流美国了么?就这点事儿。
但是这样做,日本对美国的出口也就受到了严重影响,因为你的东西变贵了。
这之后的事情我们知道,日元对美元升,日本买买买,差点买下整个美国。
然后被美国用资产估值下降的方式收割,再然后日本只能开启刺激,日元降降降,一升一降之间,美元度过了危机,得以续命。
这件事情过后又好些年,我们才开始进入全球贸易体系的。
但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比当年日本的体量大太多太多,而且实际上我们已经不是对美顺差,我们是对全球顺差。
美国当然希望我们对他们升值,这样可以赖掉部分美债,还可以缓解他们的贸易逆差。
但实际上,这种希望没用。
两个原因:
1、我们比当年的日本体量大太多,贸易伙伴也多太多,实际上我们和美国是平起平坐的。
他有一群小弟,我们也有一群小弟,这是两个位面之主坐在一起,你让我升我就升?你当你谁呀。
2、我们的货币并不是随意流通的,而且因为常年顺差,国外没有我们的货币。你去看我们离岸货币的量,极少,自己都能随时全额回购。
所以按照生产的财富,按照购买力,我应该升,但我不想升,你也拿我没辙。
你看这次美元指数狂降,对欧洲货币下降,这就是想要赖账,与此同时增加美国对欧洲出口的竞争力,降低欧洲对美国出口的竞争力。
全世界的货币都不得不跟,非美都相对于美元涨,只有我们,居然伴随美元,你跌到哪儿,我跟到哪儿,我就是不相对于你涨。
这就是我前面讲的,因为我们的离岸货币很少,我完全可控。
当其他非美货币相对于美元都涨了,而我们采用跟随美元策略,那他们也就相对于我们也涨了。
于是我们对这些非美国家的出口就更有利了。
所以我从来不研究咱们自己的货币就这个原因,到底怎么个情况,是取决于需要的。
需要出口,就降一点,需要进口,就升一点。
全球外汇市场上,也许早些年有些不知趣的试图做我们的货币,后来都不做了。
因为其实是没有规律的,或者说,是没有金融规律的。
当然,这也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就不喜欢让投机客玩这个金融游戏。
所以当下的外汇交易市场上,投机者们主要交易的货币是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等等等。
这些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美国如果通胀高企,美联储要加息,就会让美元走高,非美就会下降。
反之,如果美国要赖账,或者要改变贸易逆差的局面,就会让美元贬值,非美就会相对于美元涨。
有些在国外留学的家庭,当他们看到前者,就会持有美元;看到后者,就会持有非美,比如欧元之类。
我那天讲时代落幕的第一个话题就说了群落分拆。
有些很二的读者居然理解成美元变成白条,这是很搞笑的。
美国和我们一样,也是个大国,它又不是津巴布韦。
我们有很多商品给借条做背书,他们也有的。
美国以前是整个大群落的扛把子,以后大群落分拆成几个小群落,美国依然还是他所在小群落之主。
在他所在的位面,美元依然是贸易货币,依然是金融货币。
美国的小兄弟们和美国贸易,不用美元结算用什么?
因为美国的购买力在,他们还是要采购商品,而采购就会使得美元流入这些国家,就会成为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结算货币。
好比X挣了美元去买Y的商品,用的还是美元。
但慢慢地,你会发现美元的影响力,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你会发现有时候,我们和非洲一些国家的采购,就不用美元结算了。
这就是我说的群落的意思。
而在我们为主的群落里面,我们暂时不容易成为储备货币,这个原因不是实力不够,而是贸易顺差使然。
我们的实力已经远超需要,但是你的货币想要成为人家的结算货币,前提是人家得对你有贸易盈余。
他得买你的少,卖你的多,他最后手里才能存留你的货币,甚至把你货币储备起来,用到和其他国家之间的采购项目里。
但我们需要买什么呢?除了少量的原材料,矿,初加工食品,我们什么都不需要买。
与此同时,我们又什么都能生产。
那你就会发现别人手里得不到我们的货币。货币就是借据,就是债,我们不可能欠外人的债,我们啥都能生产,咋可能欠外人的债呢?
美国当初能够从二战结束期的对全球贸易顺差很快变成逆差,是因为他们人少。
人少,慢慢就玩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行业去了,就不玩人力密集型行业。
于是才能形成对全球买买买,欠债,把自己的借条扔的满世界都是,最终变成储备货币的局面。
说穿了,他们是个人少的家庭,他只做白领,其余的请保姆。
而我们人口太多了,我们这么多人口的家庭,咋可能请保姆?
我们不仅把自己家的都干了,而且把别人家的也干了。
那谁能拿到我们的借条呢?
所以大家走的就不是一条路。
一个大群落不是说分拆为几个一模一样的,而是形成了几个彼此完全不一样的小群落。
我那天聊时代落幕时,还专门用一个游戏去打比方,这就叫冰系有冰系的打法,火系有火系的打法,电系有电系的打法。
都叫女巫,只是名字一样而已,具体的,哪儿哪儿都不一样。
所以游戏有技能树,人生也有技能树,你首先要确定,你玩哪个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