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相对于保值来说,其实是个过时的概念

前天我聊风停了?雨停了?有好几个读者陆续问通胀话题。

那咱们今天专门来聊一期通胀话题。

通胀,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是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得到的指数,它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看不明白的,重点我给你们加粗了。

这个指数在不同国家的统计方式是不同的,你比如美国的CPI数据里面住房项超过40%。

我们的CPI统计是不计入房价的,其中食品支出占比最高,而食品里面以猪肉为急先锋,所以又称猪肉指数。

所以你说通不通胀,和保不保值,有什么关系?

没啥关系,无论中美都没啥关系。

美国富人的身家上涨又不靠房地产,中国的富人的身家上涨又不靠猪肉。

这里面的原因就是二元分化。

80%的财富,实际上在不到2%的人手里。

所以你一定要分开来看问题,你到底想问什么?

你是想要问财富世界还是想要问人类世界?

当你问财富世界的时候,你当然要讨论那80%的财富,但是它们只和2%的人口发生关联。

当你问人类世界的时候,你可以直接把2%踢出去,因为98%的人的生活才反映了社会面貌。

所以通胀不通胀,实际上在描述的是98%人类社会,以及20%财富世界发生的变动指标。

我打个比方。

假如,十年的周期里面,拥有20%财富的98%的人口的财富年均增长是2%,通胀也是2%。

是不是持平的?当然是。

但是拥有80%财富的2%的人口的财富年均增长是10%。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社会总财富的年均增长其实是8.4%。你看,区区2%的人口可以把增长拉这么高。

也就是说,你想要抗通胀,你的财富增长2%,你就已经达成目标了。

而你想要保值,那么对不起,你的财富增长得是8.4%,你才能跑赢社会平均水平。

这就是为什么通胀数据对于保值来说,其实没有参考价值。

因为社会平均财富被少数人快速拉高,使得你即便跑赢了通胀,你依然没有保值的感觉。

就像你和马老师平均下,你也上福布斯了,你有发财的感觉么?

很多人都想不通,为什么8位数的房子一开盘就清空,推一千套清空,推一千套清空,都什么人在买?为什么满大街跑着50万以上的车子,都什么人在开?为啥各种无厘头的奢侈品,不能见水的鞋子,像编织袋一样的包,动辄卖断货?

这就是我说的,二元化世界。

在这样一个财富与人的规模倒挂的数据面前,通胀这个数据唯一的参考价值是利率。

咱们没有集中讨论非农数据的习惯,美国有,月月都有。

我们来想一件事,你说每个月初,守在那里关注就业数据,关注通胀数据的都是什么人?

是美国98%的人口,还是那2%的人口?

当然是后者,也只能是后者。

前者都忙着看小姐姐们的短视频呢,哪有功夫听美联储讲话?

那问题就来了,就业数据,通胀数据,和2%的人,有半毛钱关系么?

你是操心通胀的人么?你去超市的时候,看价目表么?

你是操心就业的人么?你起码也是个合伙人呀,就算裁你,那指令也是你自己发出来的,是你决定要裁自己的。

那问题来了,一群人成天关注与自己无关的数据,还月月准时,这是大姨父来了么?

答案只有一个,他们关注的不是通胀与就业,而是利率。

通胀与就业影响了利率,利率就是钱的价格,而钱对2%的人来说,是生产资料,是工具。

所以说,我们很多问问题的读者,自己拎不清每个指标的真实含义。

如果你问我保值话题,那就默认自己是2%。

是2%,你实际上关注的是利率,不是通胀。

如果你问我通胀话题,那就默认自己是98%。

98%关注的是基础商品价格上涨,是猪肉的肉价,是今晚能否加个菜,不是保值。

你听起来很撕裂,但这就是现代文明的特征,或者说人类近百年来,对于社会结构上,最牛的发明。

我们那天在聊财富底层逻辑的九个话题里面,讲述过古人的玩法。

在古代,2%的人是可以直接收购你的生活必需品,比如粮食,比如耕牛,比如农具。

所以在古代你发现春天一斤米换一个铜钱,到了秋天两斤米才能换一个铜钱很正常。

这么剧烈的价格波动下,古人里面2%的人积累财富的行为,直接干扰到98%的人的生活质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但现代社会不会。

万斯在书中讲述他老家俄亥俄州的故事,抱怨了那么多,他家人也有房子住,也有车子开,也能酗酒也能嗑药。

说来说去,他小时候的痛苦无非是别人瞧不起他。

哦,你家在俄亥俄啊?类似这种,精神伤害。

一个人最在意的往往是他最缺失的,这就是为什么时隔多年,万斯都坐到这个位置了,一想起骂人的话,脱口而出就是乡巴佬。

说明从小到大,他被同学,同事,用这句话伤害过他很多次,以至于给他留下心结了。

所以说,这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

理论上你可以活出自我,但对不起,那只是理论上。

现实中,总有你在乎的来自外人的目光。

比如你喜欢的女孩子宁愿坐在2%的人的豪车里面一边哭一边去吃缺乏蛋白也不营养的米其林分子料理;

也不乐意搭乘你的五菱宏光,和你去兜风,去吃烤猪肉,去看月亮。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现代文明下,只要你不想娶媳妇,也不想当老板,不想指挥一群人,也不在乎周围那群人的攀比与目光。

那实际上,你对钱的需求是很低的。

买辆车3万块就够了,吃烤肉花不了几个钱的,还能喝点。

这就是现代文明营造的物质温柔的底线;其实精神世界也很温柔的,爽文,爽剧,游戏,总有一款可以让人轻易得到龙傲天的感觉。

而真实的财富角逐,更多的被放到了不影响大多数人生活的领域里展开。

就是我们那天第五个话题讲的白鹿皮。

其实中美各自有各自的白鹿皮,无非被定义在不同的游戏里。

你站在旁观者的视角,会发现全世界2%的人,并不是像动物一样,真的肚子饿了,身上冷了在竞争资源。

大家只是沉浸在一个被定义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如果你想通了这一点,依然愿意玩,或者你放不下他人对你的目光,被裹挟着不得不玩。

那么欢迎你,来到阶层的世界。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通胀相对于保值来说,其实是个过时的概念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