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里的杭州与西安,是服务业里的两个极端

我那天在和谈与旧秩序的第三个话题里面讲到了大工地与大都市。

70后当年买的是大工地,90后如今买的是大都市。前者成长性好,后者体验好。

有读者留言问我,国内哪里还有大工地?

国内没有大工地了,如今能够变成大都市的那些,就是当年的卷王,过去高速发展期里都卷不出来的,它也就卷不出来了。

国内的城市只有两种,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和以第三产业为主的。

如果你的人生规划是做标准化的制造业,做工人,做工头,做厂长,那你就选择前者。

反之,如果不是,你就要注意,服务型的城市,或者说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有两种不同的模式。

我举两个二线城市,一个是杭州,一个是西安,因为它们恰好是这两种模式的两个极端。

你注意,这俩城市都有各自的第二产业,但我们今天讲的是它们的第三产业。

你去看杭州,它的第三产业是什么?

最早是外贸,后来是电商,再后来是P2P,AI,等等等等。

你去看西安,它的第三产业是什么?

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旅游。

这些都是服务业,但这两种服务业有着本质的区别。

外贸,电商,P2P,AI,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是杠杆。

贸易不一定要你自己生产的,你可以卖别人的货,你能赚多少钱,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你的获客能力。

电商也是这样的,你是同一套模式,到底能覆盖一亿用户还是一万用户,极大地影响了你的利润。

这一切都是杠杆游戏,因为都是线上的。

客户采购你一万件也只是来勘察一次,采购你一百万件也只是来勘察一次。

但是你反观旅游业,是以线下为主体。

全国的游客,全世界的游客,要源源不断的奔赴西安,当地才能赚到钱。

你赚的是接待客户的钱,是住宿的钱,是餐饮的钱,是景区演出的钱。

当你看懂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服务模式,你就会知道,从业者是不一样的。

在西安,你加什么杠杆?你怎么加?

桥梓口那么多店,可不可能大家都不开,所有人都来你们家吃羊肉泡,吃灌汤包?

线上就可以,就可以全世界的人都买某一两家的雪糕,其他人都没生意做。

这就叫完全不同的服务业。

你说你想要跑到杭州去开个小店慢慢做,我只能表示呵呵。

同样,你说你跑去西安,想要快速赚大钱,我也只能表示呵呵。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决定了人们的选择。

所以我那天在最后一个话题里讲,我说,你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得到什么。

西安的这种模式下,房价就不可能高。

这跟你拥有多少教育资源,多少985,211,多少配套设施,你的城市定位有多高无关的。

资源再多,定位再高,房价也不会高,甚至都不如浙江很多要啥没啥的小县城。

因为整个城市都缺乏加杠杆的基因。

西安只有很小一部分区域的房价还行,因为西北五省很多有钱的,都愿意住到西安去。

不是他们没钱买一线城市的房子,而是他们不愿意离开西北,而西北的中心,就是西安。

所以这是个很适合生活的地方,但是不可能挣快钱。

西北五省没钱的人,都在西安打工,都在做服务业,就意味着劳动力供应充沛,竞争激烈。

西北五省的有钱人都喜欢住在西安就构成了基础消费,再加上全国乃至全球的游客,就使得整个城市的消费旺盛。

但再旺盛,也不可能挣大钱的,因为你的模式太实在了。

那个客人再有钱,他一天能吃几个肉夹馍呢?他走了之后,还怎么吃你的肉夹馍呢?

所以我说,西安这种服务业,适合生活,物价低,房价低,什么都低,当然,收入也低。

因为你就是老老实实在一晚一晚的卖住宿,一桌一桌的卖餐饮,又没有杠杆。

反过来,你看杭州,这是一座典型的杠杆城市。

浙商做的是全世界的生意,而且很多都是非接触生意,就是我把A地的货卖给B地的消费者,A和B也许在地球的两个角落,都不在浙江。

然后这些浙商住在杭州,那么整个城市就充满了加杠杆模式的商业氛围。

乃至普通居民也会跟着有样学样,热衷杠杆模式的商业而非西安那种一单一单的商业。

那你就要自我评估下,你适合什么。

有些人的脑子,一天能转八百个圈,能琢磨一千件事儿。

你刚跟他提到一件事,他马上就付诸行动,就把市场调研的清清楚楚,然后还举一反三。

人家还不累,还很兴奋,就跟90年代神剧创世纪里面的叶荣添一样两眼放光头发直竖。

你觉得他适合待在西安么?

反之,一个人到了江浙沪之后,发现凌晨5点街上就有人摆摊了,发现晚上天黑人就少了很多,夜生活都不发达,发现公司里的保洁大妈家里都有七套房子了,一把年纪还很辛苦的出来干活。

他就不会适应,就会反思,这样的人生,快乐么?

一辈子都在忙于挣钱,而且挣的钱很多都要上缴,要拿去被转移支付给其他省份。

是的,自己最后剩余的钱依然很多,依然冠绝全国,但是,这是在你挣了更多,交了更多的前提下。

那这样世世代代作为赋税重地的忙碌,值得么?

你看,你怀疑了,那你就待不下去嘛。

这世上的模式没有对错的,无非你喜不喜欢,适不适合。

你看杭州的创业氛围就非常强,为啥?

因为投机者众多。

一个地方,投机者都不多,加杠杆的氛围都不足,作为创业者,你能融到资么?

回答我,能么?

我们很多人都是想当然的,听到杭州就想起西湖,想起断桥,想起美丽的故事。

那只是一个IP,那不是浙江这个省份的生活方式。

浙江这种地方,自古七山二水一分田,又没有任何矿产,自然禀赋不足,还得作为税赋重地,压力可想而知。

巨大的压力下,催生出的性格一定是像永动机一样,一辈子都像夸父逐日一样拼命的追赶。

玩命的读书,玩命的工作,玩命的赚钱,听到任何机会就玩命的探索,实践,迭代。

如果你的性格不是这样的,你就很难融入。

因为你会发现别人起的比你早,睡的比你晚,一听到出差,你恐惧,一听到加班,你难受,反之,人家永远充满了兴奋感。

那你怎么赚到钱呢?你抢不过人家的呀,这地儿不适合你。

这世上不存在贵就是好,只有适合不适合你。

就像那天明明聊的是关税谈判落地与旧秩序,结果有好几个读者问我乌龙指。

我看了他们的问题都哭笑不得。

天底下哪个国家,哪个平台都有乌龙指的。

哪怕有涨跌停限制,哪怕涨跌停限制只有10%,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人敲错单,这点概率论的常识能理解吧?

就像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的垃圾桶里一定有垃圾,哪个国家的垃圾桶里都有垃圾。

问题是,你捡不捡得到,我就不晓得了。

不信看看你小区的垃圾桶,有瓶子等于你能捡到瓶子么?

凌晨三点就有家里有七套房的拆迁户老太太挨个垃圾桶翻找过去了,你凌晨四点起床,都赶不上热乎的。

有的老太太捡瓶子捡了一辈子,还越活越精神,有的老太太直接高血压发作,进ICU了。

一个说我这辈子真值,一个说我这辈子真不值,那你来告诉我,捡瓶子到底值不值呢?

你看,明明同一件事,不同人的体验完全不同,不同人的结果也完全不同。

没有一座城市适合所有人的,真要是这样,其他城市就不会有人了,你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如需查看原文,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二线城市里的杭州与西安,是服务业里的两个极端

🎗️ 最新文章 🎰 📹 熱門文章 😈
🎻 推薦文章 🎷